☆、第113章(2 / 8)
恨不得全部打包买回去,尤其听到掌柜的说,“这款统共只有十套,因为卖得极好,仅剩一件,以后也不会再制作”或者“这个无重复,咱们大清朝只得一件,代表着一生一代一双人”……听了这样的话谁忍得住?官太太们倒是拉不下脸动手抢,都直勾勾盯着那些造型特别美寓意特别好的首饰,不要命的砸钱。
“一千五!”
“二千!我出二千!”
“都给本夫人让开,我出五千两!!”
“全天下就你有钱?这套头面老娘势在必得,八千两!”
……
财力稍微弱点都不好意思开口,眨眼的功夫就能翻出几倍来,放眼全天下,女人的钱果然是最好赚的,只要你东西够好她们看得上眼,来钱速度比贩卖私盐更快。夏金桂也买了几样,出来之后她就下定决心要同薛蟠重修旧好!撇开赚钱能力不说,要是成了一家人,那铺子里的首饰还不得由她先挑?那才是真正的风光体面,夏金桂就是个高调张扬的人,稍微想了一下那样的场景就觉得心扑通扑通跳,激动得不可遏制。
夏家太太又去找薛姨妈聊人生,她说自家闺女从前不懂事,如今已经大不同,她其实很中意蟠哥儿……都是生意人,何必说这样的场面话,薛姨妈能不明白这对母女是怎样的心态?摆明就是后悔了,觉得不该放走这样一棵摇钱树。一年之前,薛姨妈觉得两家条件差不多,做亲家挺好,别看才过去没多久,情况已经变了,蟠儿如今那是青年才俊,京城里炙手可热的商场新贵,逐渐向九爷那个圈子靠拢的,别的不说,将如意坊继续开下去,他的前途就不可限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得多想不开才会找夏金桂那种脾气火爆动不动就把人打个半死的泼妇做儿媳?见识到夏金桂的手段之前,她以为侄女王熙凤已经很难被超越,事实证明,是她目光短浅,尼玛简直错得离谱,凤姐儿和夏金桂就不是一个段数上的,自家侄女一般是动嘴皮子,夏金桂是会操着凳子往你头上砸的!!!
薛家的钱已经够多了,蟠儿也成器,不用找家境多好的媳妇,最重要是贤良淑德,能生,会管家……这几点夏金桂都不符合。因为相公死得早,薛姨妈吃了不少苦才打消旁支对皇商资格的觊觎,稳住生意,将子女拉扯大。宝钗已经进宫去奔前程了,蟠儿也做起正经生意来,眼看日子就要越过越好,她得多想不开才同夏家结亲?
娶夏金桂那不是娶媳妇儿,是抬个阎王爷回来。
不用多久就能让她到底下去和老爷团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