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5 / 6)
叹自己作茧自缚,对她笑道:“侧妃就不用为我添了,我不大吃酒。”王寰笑笑,蹲下身,自身后宫婢的青玉桶中舀出一匙,添满了酒樽,又示意一侧宫婢加了一个空酒樽,再添满,才放下酒匙,举樽,道:“姐姐虽还未进门,却是未来的正妃,作妹妹的理应敬姐姐一杯。”她说完,仰头一饮而尽。
众目睽睽下,她如此谦卑,我若不饮此酒,却有些说不过去了。
我咬咬牙,想着左右不过几日的红疹,便伸手拿起了酒樽,刚要喝时却被身后人抓住了腕子。李隆基冷冷地看着我,道:“既有旧疾在身,就无需顾及这些俗礼了。”我蹙眉看他,正要说什么,王寰已垂头,对李隆基道:“是妾不懂事,王爷请息怒。”
李隆基挑眉看她,道:“本王何来怒气?不过是关心永安的身子罢了,你起来吧。”王寰脸色微白,还要再说什么,太平已笑着打断,道:“隆基,圣驾前岂容你胡闹,快回去坐下,”她边说,边对皇上笑道,“永安随义净大师抄书也有半载了,倒不如早让她嫁入东宫,免得隆基时不时往雁塔跑,不成体统。”
我心头一紧,拨开了李隆基的手。如今抄经半载,李隆基若再寻借口,只会令人疑心,这赐婚的旨意能逃过一两日,难道还能逃过一辈子?
此时,皇姑祖母忽然颔首,若有所思道:“按旧制,皇子皇孙一但纳妃便要出宫,也该早些完婚了,以免日后临淄王府没有个正妃主事。”
我惊愕看了皇上一眼,李隆基也猛地放了手,似是极为震惊,连素来荣辱不惊的太平公主亦是没接上话。诸位郡王被禁足宫中已有数年,却为何在今日提出出宫一事?皇姑祖母轻描淡写一句话,往往就夹带出对继承人的心思,放李成器等人出宫,莫非是要还政于太子,还天下于李家?
我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若太子登基,那婚事必有转机,忧的是不知一切还能否来得及,在我未嫁入临淄王府前,扭转一切。
场面一时静下来,在没有人去看我与王寰的热闹,都陷入了不安的猜测中。
忽然,远处有一匹马奔袭而来,临到了御前,马上侍卫才仓皇跳下马,脸色苍白地跪在了台下,高声道:“禀皇上,永平郡王中箭坠马,已急送回帐内救治。”
我心猛地一抽痛,手扶着案几,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此时,哐当一声,元月落了手中酒樽,猛地站起了身,脸色骤白地盯着台下人,却碍于在御前,不能出声问询。
皇姑祖母起身,蹙眉道:“是何人所为?”那侍卫涩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