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3 / 7)
么教书育人就是李明义的终身事业。钟墨寻的一声“老师”让李明义这些日子的心血没有白费。
数日之后,钟大人备了厚礼前往李明义家中。
钟墨寻跪在李明义的面前,奉茶拜师。
此事在都城中被传得沸沸扬扬。曾经多少都城名师提起钟墨寻就垂首顿足,可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先生让他甘心拜师。
下了朝堂,还有人好奇地问钟大人这是怎么回事,这位李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头。
钟大人笑道,严父出才子。李先生的儿子正是李宿宸。
而皇上身边的文公公听了之后,将此事告知了皇上。皇上正在与米丞相下棋,听了之后,两人相视一笑。
“爱卿在笑什么?”
“皇上笑什么,臣自然笑什么。”
“哦,那爱卿说说看,朕笑的是什么?”
米丞相落下棋子,不紧不慢道:“微臣既然会将李宿宸乡试的策文呈送皇上阅览,自然也对他的家世人品做了一番调查。李宿宸的父亲李明义,十年科举,最终不过一个秀才而已。此人也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才干,但为人颇为正直,数十年教书育人没有丝毫懈怠。而且他的学生大多为升斗百姓,大多只求识字,对学问并无钻研之志。即便这样,李明义仍旧做了十几年的教书先生,老夫很是敬佩。”
“能沉得下心来做一件事,朕也很欣赏。虽然只得一篇策论,朕知道李宿宸是朕所需要的人才。朝中大臣急着将世家子弟送入朝堂,可他们个个娇生惯养,只为图家族之利,有几个关心民生,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本来若是米丞相主持会试,朕毫不怀疑李宿宸能凭实力通过。但是……”
“但是太后生辰将近,安王携世子从封地远道前来都城贺寿。太后为了多留安王在都城陪伴,请求皇上由安王主持会试。安王自幼承欢太后膝下,颇得先帝喜爱,他本以为自己也有机会承继大统,但最终……”米丞相看了眼皇上的脸色,不再说下去了。
皇上挥了挥手手,所有宫人尽皆退下。
“爱卿所言不虚。安王确实并不安于现状。他与朝中不少大臣都有所牵连。所以朕担心,此次科考,他会借机安插自己的亲信。他是朕的胞弟,倘若在会试做了什么,朕若是查他,太后必然阻挠,朕将会左右为难。”
“皇上想用李宿宸,又担心李宿宸会被安王刷下来。既然这样,不如给李家一个贤名。为贤任用,安王也懂这个道理。他既然有所图谋,就会在意自己的名声。一旦李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