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1)(14 / 24)
起来,直到见不着李晓香的背影了,楚溪才将车帘落下。
“这丫头,连头都没回。嘴巴上说一套,心里想着的却是离我越远越好!想得美呢!”
楚溪嗤笑一声,闭目养神。
江婶还是在老地方摆着摊子。当李晓香来到她身边时,发觉她带过来的二十罐凝脂竟然卖得只剩下两罐了!
自从上次抢钱袋的事情发生,江婶就将钱袋捂得紧紧的,揣在怀里。
李晓香看她的模样差点没笑出声。上一世,在路边摆摊子卖皮包的小商贩们和江婶的表情一模一样。
李晓香在一旁帮着江婶吆喝了起来,不到半个时辰,两罐凝脂又卖完了。
一边收拾着,李晓香将楚溪对自己说过的话讲给了江婶听。
江婶听完之后,用力拍着大腿道:“哎哟,晓香啊!这回你终于和婶子想到一块儿了!”
原来江婶也有了开个香粉铺子的想法。
“晓香,你还记得有一位大姐经常上我们这儿买凝脂吗?后来还带了她女儿来!”
“记得!那位婶娘好似姓张!”
李晓香还记得张氏一开始是对他们制作的凝脂半信半疑,后来用了好用还把女儿也带了来。她女儿有些过敏,脸颊上泛红蜕皮。后来用了李晓香的凝脂,症状得到了缓解。这对母女也就成了李晓香与江婶的忠实客户。
“张大姐的夫家在这条街上有一处小铺子。之前这铺子被一对小夫妻盘了去,做得是布鞋生意。生意不算太好,但温饱有余。可就是几天前,小夫妻告诉张大姐一家,乡间的老人身体只怕不行了,他们打算回到乡间照顾老人。这铺子就空了下来!张大姐问我有没有兴趣盘下来,她给我们算便宜些!”
李晓香这么一听也心动了,择日不如撞日,她唤了江婶带她去看那处铺子。
那铺子果真不大,仅仅七、八尺宽。“赵记鞋铺”的招牌仍未摘下来,铺子里靠着墙的地方打了一排木架子,架子上还放着一些布鞋。
一对年轻的夫妻正在铺子里与张氏商量着什么。
李晓香站在铺子门口,回过身来,看着经过这里的人流。鞋铺的对面是个茶叶铺子,茶叶铺子外还有几个卖小吃的小摊。
闭上眼睛,李晓香几乎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将凝脂铺子开在这里,以新鲜的花草装点,挂上属于她自己的匾额……
江婶四下看了看,小声道:“这铺子倒不大。盘下来应当用不了太多银两吧!”
李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