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回京(1 / 6)
养心殿里,乾隆一身明黄色龙袍,整装肃穆,盯着手里一本奏折良久不动。半晌后,他微微抬眸,眼神放空,朝殿中虚空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他身后站立的吴书来嘴角止不住抽了抽,反射性看向身旁的西洋大挂钟,答道:“回皇上,卯时二刻了,该去太和殿上朝,犒赏得胜诸将了。”您这一大早的问了多少遍了喂!
闻言,乾隆立刻放下手里的奏折,起身的动作又急又猛,差点带倒身后的椅子,幸得吴书来眼疾手快,上前扶了一把。
乾隆瞥一眼表情窘然的大总管,垂头轻咳一声,掩饰内心的尴尬。
这到底是哪个祖宗定的规矩?大军班师回朝不能即刻进京,得在京郊城外扎营整顿一天,上得谕旨宣召后,军中诸将方可面圣。就因为这一条,克善昨日午时便随军抵达了京城,他日思夜想偏要到今早才能得见,这种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涯的感觉着实让人难耐,被思念疯狂折磨的帝王恨不得伸手直接将钟表往前拨快几个时辰才好。
心里不断腹诽,乾隆快步走到殿内一面西洋水银落地镜前,将自己着装,上下左右的仔细审视一番,而后朝境内映射出的大总管问道:“朕看着还行吧?”
大总管低头,掩饰再次抽搐起来的嘴角,小心答道:“皇上英明神武,气势迫人。”
乾隆满意的颔首,抑制住内心的急切,步伐略快的朝太和殿进发,临走时特意交待吴书来将册封克善为端郡王的诏书拿好。
吴书来在帝王视线的监督之下将诏书卷起,小心翼翼的放进明黄色锦盒内,双手捧在怀里,亦步亦趋随行帝王身后。
他瞥一眼怀中的诏书,心情复杂。这份诏书早在一个月前,捷报传来的那天就开始起草,大军归程的一个月中,帝王又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每字每句都反复斟酌,添减,力求将世子功绩和优点尽数展现,直至昨晚才最后定稿,由帝王亲自誊抄,检视无误后慎重的盖上大印。而犒赏其他将领的诏书则由吏部官员代笔,上缴帝王批阅后集中放置于太和殿御桌之上。
若到了现在,吴书来还看不清皇帝这几月来心神不宁是为了谁,他就白做了大内第一总管这么多年。万岁爷对世子竟看重到了这等地步,莫说视如亲子,哪怕真是亲子,也稍嫌太过了!观万岁爷刚才养心殿种种表现,不像去见臣子的,倒像是去见心爱的姑娘的!
想到这里,吴书来脑子‘嗡’的轰鸣了一声,以往帝王同世子相处的情景不断在眼前闪现,巨大的不安袭上心头。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