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番外5 云生结海楼(1 / 17)
“我十年前见你是这模样儿,如今还是未有半点变化……”
“大唐经历了这么多事,唯独看见你时,我便想起父皇、母妃尚在,杨国忠、安禄山把持朝纲的……那个大唐,那个天宝盛世……”
宝应元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七个年头,长安。
大明宫内光线昏暗,从皇宫的高台望出去,偌大的西京,四处俱是尘土。收复长安、洛阳两都以后,重建在安史之乱中被摧毁的天子之京,已成第一要务。
然则五十二岁的李亨,已至油尽灯枯之境。
少年时经历的风云变幻,马嵬坡下力挽狂澜的压力,常年出征落下的病根,终于在回都长安的一年后化作重重积疾,无情地压垮了他。
这两年里,发生了许多事:郭子仪被罢官,史思明遭遇大败,李亨启“五都”之制,而李隆基也在十天以前驾崩。
张皇后如今把持后官,太子监国,李亨自知时日无多,强撑着病体,要见驱魔司诸人一面。
太子地位未稳,李景珑便随同前去上朝,留下鸿俊来到大明宫皇帝寝殿,为李亨诊断。
“陛下不必担忧,”鸿俊诊过李亨的脉,说道,“须得摒除杂念,休养为上。”
“孔鸿俊,”李亨闭着双眼,说:“你是神仙,能不能告诉我,死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可是问倒了鸿俊,鸿俊只得挠挠头,说:“我不知道。”
李亨苦笑数声,说道:“十年前,我还记得,父皇在金花落中召见你与景珑。”
“我记得,”鸿俊笑道,“你还送了我一串和田玉的珠串,只可惜后来在战乱中,珠串已不知遗落到何处去了。”
那年李亨正当壮年,高高瘦瘦,眉目间充满了勇武之气,只待父皇退位后,放手施展一番作为,谁能料到寥寥数年,惊天之变迭起,这盛世大唐,成了如今景象。
“一眨眼就是十年了。”李亨又睁开双眼,朝鸿俊说,“你竟还是十六七岁的模样儿。我却老了……只不知景珑他,是否也与当年一般,这可有些时候不曾见他了。”
“他吗?”鸿俊想了想,说,“还是有变化的,说不出来,却终归有一点。”
按人间的年岁来算,李景珑已三十出头,却依旧是二十来岁的青年面容。外表虽无太大变化,气质上却较之十年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区别。
李景珑变得更沉稳可靠了,年少时那天不怕地不怕的英气,早已逐渐收敛,昔时张狂得迫人的聪明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