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贺中秋:一朗银光映流年》—天地白驹(2 / 10)
阳穿过后宫,疲惫地叹了口气。如今朝中兵力空虚,唯有不到两万御林军,杜景二十万大军一来,自己已在他股掌之上,想血洗都城,对杜景而言轻而易举。
服软么?成为他的傀儡?韬光养晦,以待来日?周洛阳还有幼弟要照顾,不能与杜景拼个鱼死网破。
他们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周洛阳在长廊前坐了下来,面朝清秋时分的太液池,锦鲤环绕,秋叶落于水面,发出声响,荡起阵阵涟漪。
杜家事发那天,他们年纪还小,那年周洛阳十二岁,杜景十三岁,杜景正在花园里给周洛阳掏蟋蟀,转头就被御林军统领带走了。
在那之后,周洛阳几乎三年没见到他。
杜景再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变得沉默寡言,眼睛通红。在那之后,老皇帝收养了他,却不让他过多接近周洛阳。此后许多年里,周洛阳几次发现,杜景远远地站在廊下看他。
周洛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朝他走过去,杜景便开始退让。周洛阳往前走几步,杜景退几步,周洛阳停下时,杜景也停下,遥遥相看,也不与他说话。
反反复复,人生无常。
太子身边大抵不缺玩伴,哪怕周洛阳不需要,亦有不少人往上凑,渐渐地,周洛阳将杜景忽略了。很久以后,他才明白过来,杜景是被软禁在宫内,作为人质被看守的。
又过了一年,杜景总算走了,名为外放历练,实则被流放到甘州。
周洛阳则开始学习打点朝政,第一件事,便是被告诫,必须用耐心来“处理掉”杜家。这个时候,杜景在外非但没有病死、战死,反而奇迹般地纠集起父亲曾经的旧部,直到老皇帝驾崩,太子周洛阳临朝,局势此消彼长,杜景用鲜血为代价,占回了上风。
直到如今,杜景已成为这个国家的战神,再也没有谁能威胁他,他终于带着二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回来报仇了,想也知道,他将亲手讨回血债。
“传他入朝。”周洛阳最后下了决定,“兵马驻在城外,我倒是要看他敢做出什么来,还能当场拔剑捅我不成?小时候只有我用木剑捅他,从没有他捅我的。”
于是,杜景入京了,伴随他策马前来的,则是重重围困中都洛邑的二十万骑步兵。
周洛阳险些没认出杜景来,一别数年,他更高大了,也消瘦了,小时候他的眉眼间便有一层阴云,如今则化作一股强烈的杀气。哪怕那股杀气始终敛着,周洛阳却对此再熟悉不过。
他的眉眼长开后显得更英气,朝野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