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开封府报(4 / 5)
常杂务的。
云雁回:“就我自己想的,我希望办一个府报,专门刊登我们开封各级办事人员,包括赤畿各厢,城区各厢,以及咱们各曹各司的新闻。现在咱们府里的气氛是越来越好了,团结紧密,很有必要向下发展,并且借此与民众增加沟通,官民一家。”
云雁回一上升到官民一家的高度,包拯就坐不住了,放下本来还在看着的公文,说道:“你详细说说。”
云雁回:“这就要从咱们《开封府报》的版面说起了……”
包拯心想,啥,连名字都起好了吗?还版面?
“嗯,你继续说……”
“分为八个版面,有城区的要闻,也有赤、畿县的新事,从各个方面都要有。解读惠民政策,刊登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报道一些各级官府举办或参与的有益广大百姓的活动……”
“在各级官府定下通讯员,负责采集各自境内的新闻并撰稿,或是提供新闻线索……”
“文艺板块,可以刊登诗词歌赋……”
“上稿量,纳入年终考核……”
……
这时候,云雁回还把自己制作的样刊拿了出来。
这是他自己按照现代报纸的格式排出来的,内容其实只是划了几条,象征有字,重在将各个标题拟了出来。标题就等于是浓缩的内容,所以一看就知道大概意思。
这些胡诌标题,便是类似于“三伏天开封府衙将捐赠出千斤西瓜”“乡民评出最美衙役,数十年如一日为民办事”“蟊贼入室盗窃,谁知里面住着御前带刀护卫”之类,各自对应政务、民生等板块。
这措辞,包拯看得哭笑不得,同时也感受到了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最后一个,他真的很想知道要是真的发生了会是怎样……
因为这个时候邸报的性质,所以包拯自然不会说,我们弄得这么好,民众看不到真是浪费了。这个基本上和邸报一样,只会有官吏与读书人能看到。
但是云雁回如此一看,的确是有很大好处。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那么很多以前默默无闻的好事,就能够更好的传播,让人得到一些心理满足,也激励其他的人,更别提与考核相关,能够加分了。
如此这般,的确有助于整个开封府的更加团结,以及激励大家多去为民做事,与民同乐。
并且,整个内容都是很正面的,也不敏感的,不会谈及更高层的国事,也不会刻意报道包拯的动态,搞得好像他在沽名钓誉,完全是为了整个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