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5 / 6)
难免交头接耳起来,也不知唱出来什么味儿,可别把之前京戏带来的好感都破灭了啊。
周思禾就是知道,才故意让齐涉江唱大鼓的,他可是站在孟静远那边的,憋着要让齐涉江露脸呢。
他自己没有亲耳听到齐涉江的大鼓,但相信师兄的品鉴能力,再说他也不像那些个瞎叫唤的同行,他是有内幕消息的,知道齐涉江还是子弟书传人。
这也没约好,都是临时起意,齐涉江一听,说道:“刘卿唱得也好,我和他拆唱一个吧。”
拆唱就是一个人唱的曲子,拆开,两三个人,甚至四五个人一起演出。
这个就是投桃报李,周思禾捧齐涉江,他就把周思禾的弟子也捎带上,大家一起露脸。排演的时候互相了解过,他知道刘卿的能耐。
刘卿愣了一下,被其他师兄弟推到了台前来,台下又是一阵掌声鼓励。
之前他们俩说的那段,属于一头沉,也就是基本都是逗哏齐涉江在说,作为主要的叙述人。但刘卿捧得也相当瓷实,把观众情绪都带起来了。
也是这个时候,一些半懂不懂,此前也批评过齐涉江基本功的外行,也急忙在微博开麦了,仿佛十分睿智地道:“齐涉江想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但他太急了。他的京戏,模仿得还算是到家,但是大鼓,他唱的那不叫味儿啊!听过《何必西厢》现场版的都知道,黄调黄到天边去了。糊弄一下普通观众够了,在行家里手这里,得把前头挣的脸面又都丢了!看吧,周思禾的粉丝好这口儿的多,不给他叫倒好就算他今儿走运了。”
一时间,原本直播间近乎狂欢的气氛又黯淡了一点,尤其是齐涉江的粉丝,心都揪起来了。
谁也不乐意自己的偶像站在台上,被人叫倒好啊。
可他们偶像是个混血,在国外待了那么久,会唱国粹京戏都叫她们惊喜万分了,何况大鼓……这曲种,年轻一些的孩子都不知道欸。
那些个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信誓旦旦,怎能让她们不担忧。
……
“就给大家唱段儿梅花大鼓的名段《琴挑》吧。咱一人两句吧。”齐涉江正现场和刘卿拆词儿,拆好了,便有弦师来伴奏。
“这段儿说的是北宋书生潘必正进京赶考,在女贞观遇到了美貌尼姑陈妙常弹琴,二人渐生情愫,从此心心相印。”齐涉江先给观众介绍了一下剧情,他知道也有观众不听大鼓,先介绍一下剧情,好叫大家理解情绪。
介绍完毕,再一清嗓子,齐涉江扶着场面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