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2 / 3)
“这上面是明天的日期。”沈蕊指着《纽约时报》上的时间疑惑的回头看了卡尔一眼。
“这明天才会发行,只是先排好了拿来让我看看。”卡尔亲一口沈蕊的耳朵,闻着她的头发,她现在浑身上下都是吸引人的味道。
报纸上大段大段的引用了其它幸存者的话,每一个都有名有姓。“我看到他们紧紧抱在一起,发誓绝不离开对方,哪怕即将灭顶。”“在即将覆灭的船上手拉着手奔跑,只为了寻求一个生机。”“我想可能再也不会见到这样的妻子和这样的丈夫了,他们要么就沉在了海里,要么就姓霍克利。”
沈蕊看着报纸上的文字描写,觉得这好像是在说一个传奇故事。她靠在卡尔的身上,把他当成人肉垫,舒舒服服的往后仰:“只有照片是我们俩。”其它的根本像在说另外的人。哪儿来的紧紧拥抱,哪儿来的誓死不离。
报纸把他们塑造成了神仙眷侣,有了之前两天的铺垫,卡尔和沈蕊的出现就显得水到渠成了,毕竟他们也是泰坦尼克的幸存者,更别说两个人现在都活跃在纽约的上流社会社交圈子里。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登他们的事,是为了让大众有一个接受度,在发行量翻了两倍的时候再登出来,会有更多的人知道。
“霍克利夫人慷慨的把多出来的衣服分给大家,而霍克利先生坚持回去救其它人。”“我们相互鼓励着坚持到了最后,战胜了夜里冷酷无情的大海。”虽然的确是事实,但经过了记者的润色加工,人们的感情不知不觉就被带了过去。
除了感情牌,卡尔还利用了名人效应。
在这一次事件中声名大振的布朗夫人接受了采访,她感谢了卡尔和沈蕊给予她的帮助,用四个美好的词给他们下了定义“慷慨,热情,善良,热爱生命”。
布朗夫人已经被刚冒出头的女权者们捧为先驱,认为她勇于冲破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干了男人们才会干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对记者感叹,她回去救人的建议不被采纳仅仅因为她是女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卡尔的确为了救援工作做出过贡献。
“怎么样,还满意吗,霍克利夫人?”卡尔把手放在沈蕊的腹部,沈蕊翻过身去给了他一个吻,虽然他一直叫她不要担心,她也相信卡尔的能力,但审判到来之前能够有这样的报道出来当然更好。卡尔这么骄傲,怎么忍受得了灰溜溜的缩回费城去呢。
“你怎么说动布朗夫人的?”跟布朗夫人接触得越多沈蕊就越是佩服她,她脾气硬不妥协,敢跟来视察的政府官员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