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的侍妾美如画(14)(1 / 5)
今日是戚断情第一次见到这个教他汉语的先生。
这先生是个耳顺之年的白头发老头, 姓孟名潜。当年先帝在时, 大启和北方突厥还没到现在这般水火不容的地步, 使臣往来也是年年都有的。
这孟潜家在北方边境,父母做小本买卖, 常年在大启和突厥之间来回, 倒运些南北特产。孟潜自小跟着父母南北游走, 突厥话也不知不觉成了第二母语。
待他日后中了进士,要入朝为官时, 原本他这商贾出身的低贱出身根本领不着好差事, 可恰逢北上的使团急缺翻译的人才, 从那以后, 他便又跟着礼部的使团南北游走。
后来年纪大了跑不动,恰好大启和突厥也完全翻了脸, 他才终于停止了这样飘荡的生涯, 在京城领了个闲缺。
“微臣参见夫人。”一见面,孟潜便躬身, 用突厥语向他行礼问安道。
孟潜见过不少这样客居他乡的,无论是突厥还是汉人,都是难以听到身边有一句乡音。所以他向来惯常用对方的乡音打招呼,颇能够拉近两边的距离。
可面前这个戚夫人, 周围一个说突厥语的都没有, 此时听到自己用突厥话同他打招呼,竟是神色分毫未变。
“多礼了。”戚夫人神情如常地瞥了自己一眼,接着便看着自己, 劈头盖脸地问道:“用汉语的老师怎么说?”
这话将孟潜问得愣了愣。
“夫人喊臣孟夫子就好。”孟潜道。
“不是说你。”戚断情瞥了他一眼,毫不犹豫地开口道。“我是问你,老师用汉语该怎么说?”
突厥语没有汉语那么久的历史,自然遣词造句也并没有汉语那么讲究。汉语对老师的叫法有许多样。可突厥语却只有一种,老师便是老师,再也没有别的词。
戚断情不等孟潜回答,便又补充道:“就是那种,如父如兄、言传身教、无微不至、亲密无间的老师。”
话说道这里,戚断情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勾起,面上原本并不怎么和善的表情顿时被软化得温和且深情。
顿时觉得个中大有奥妙的孟潜本着一个不爱惹是生非的夫子本分,连忙若无其事地挪开目光:“夫人若遇上了这样的人,喊先生最是妥当。”
“先、生?”戚断情生硬地吐出这两个字,在口中过了几遍,总觉得有哪里不同,却又说不出来。他深深地将这读音记在了脑海里,接着又问道:“再没有别的叫法了?”
孟潜接着便想到了“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