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有迹可循(2 / 5)
逃课,不学无术。
还有一部分是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学生。
学也学不好,放弃也不舍得放弃,因此学习的很痛苦,就目前看来,一部分已经有了“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
小辞在班会选干部的时候,因优异的学习成绩捞到了一个学习委员的职位。
女生喜欢一下课就凑过来像小辞请教题目。
当然,请教题目是其次,主要是问问小辞今年多大,有没有女朋友,喜欢什么,想不想喝奶茶之类。
班上大部分女生都是十五岁,只有小辞是十三岁。
但他长得很高,看不出十三岁的样子,比班里一些十六岁的男生都高,而且更成熟,更稳重,自然也更吸引女生们的注意。
江谣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怎么管学业了,他跟老胡在西湖边上租了一个小店铺,分成里外两间,外面是玻璃柜展示珠宝,里面是个小工作间,有一张小床能休息。
他跟老胡谁看店,谁就在店里歇一晚上。
西湖边上的店铺租金贵,江谣的钱都是流动资金,折腾来折腾去,手上又一分钱不剩,吃饭都得靠老胡接济。
小辞双休的时候会帮江谣看店,有时候还会带着江谚一起过来。
江谣在他过来的时候就不吃泡面,拿着老胡的银行卡出去挥霍,老胡手机短信一条一条的提醒,让他不停的低头看,也不停的乐。
一块儿在画室的大学同学忍不住问他:“你笑什么呢,春心荡漾的?”
老胡把手机塞口袋:“没什么,我一个朋友。”
小辞心疼江谣,吃饭也不吃贵的,再加上他知道江谣用的是老胡的卡之后,心里更加阴郁。
老胡认识江谣的时间比他长多了,听四毛说,他来是从小就在一块儿长大的,没住在一起,但是关系最好,小时候能穿一条裤子。
江谣用老胡的东西绝不手软,简直当做自己的花,这让小辞非常的不爽。
他会依靠老胡,但是不会依靠自己。
就因为自己是个小孩儿,是他的弟弟。
开学后,小辞有几个关系还不错的朋友。
一个是他们班的班长边景,一个是体育委员梁飞飞,他们三个人是打篮球认识的,还有一个就是邓杨杨。
邓杨杨一直是他的同桌,两人虽然没说多少话,但是邓杨杨总是给小辞用他的东西,橡皮擦、化学元素表、手表或者水笔,给小辞营造一种拿人手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