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质问和结局(5 / 8)
和郁闷之气撒到各国来的使臣身上,天天拉着乔玉春去找这个使臣的乐子,半个月后成功让各国使臣松口停战协议和赠送人口的事情。
其实就算他们不去找‘乐子’,众人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秦国现在兵力确实无法对抗各国合力攻击,但在风驰鸟的帮助下,秦国现在完全有能力把各国局面搅乱,最后谁灭反正秦国绝对不会死,顶多伤点元气。
各国使臣一番商量,最后不得不带着这种结果回去。
三个月后,各国重新遣派使臣,分别送上停战协议和20万的迁徙人口。然后带着秦国的‘通讯基建指导队伍’,以及逗留在秦国边境的本国难民回去。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逗留在边境的难民们当时是不愿意回去的,原因无他,只因秦国百姓的待遇实在太好了!
什么孩子免费上私塾、官府给养老待遇、朝廷分发青砖修的住房、方便的出行便利、山野之外再无土匪的治安,简直就跟神仙日子似的。如果他们能成为秦国百姓,真是祖坟冒青烟。
只是众人再怎么不愿意,最后还是只能收拾包袱回国。不过心里却琢磨着回头再想办法,找个正当借口跑秦国安家定居,他们也想过秦国人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而也正是这种想法,在未来几年里,各国民间发生搬家热潮,百姓们纷纷想办法往秦国跑,造成了不小的动荡,气得各国上面的人吐血。这自古还是头一次出现这么‘叛国’民。
最后无奈,各国大王只能尽量下旨,耗费国库钱财花费到改善民生上,免得下面百姓都跑光了自己成光杆司令……
这些都是后话,唐钰和殷禹才不管各国郁闷成什么样,得到停战协议之后,便开始继续积极发展秦国的国力。
大力鼓励商贸、开垦荒地、建立工厂、着重教育。
对各国前来投奔人才礼遇相待,大开方便之门,百姓生活日渐美好繁荣,国力越加强盛。
在这种对比下,各国大王也不得不开始注重民生,学习秦国各种的优点政策,提高百姓的生活,免得在巨大的差距之下百姓们怨声揭竿起义。
不过不管各国怎么追逐学习,终究没有解决士族的问题就很难达到秦国这么好的效果,而且秦国的发展速度也超乎常人想象,总能层出不穷的拿出各种新货物新东西,吸引得商人们售卖秦国货物,不断吸收各国的金银。
各国大王气不可遏,却又只能干看着,因为秦国不仅经济在迅速发展,兵力也没有停下,兵器更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