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民夫的民作用(6 / 7)
臣们因为私心,从而隐瞒了秦国推翻士族的消息,所以各国人包括大王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只有那些跑商的人清楚,但这些人也不会乱说话。
而此时知道了这个消息,身在姜国郁郁不得志的儒生在震惊过后,就心思活跃了起来。
再加上看到这些民夫从秦国带回来的诗集,里面描述的秦国江山壮丽,农田百姓耕耘安宁生活的景象,许多一心想有所作为的聪明人顿时拍板决定,收拾包袱踏上了投奔秦国之路。
繁荣、安定、上位者仁德,这就是儒生们投奔的最佳国度,尤其是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现在的秦国简直就是他们发挥才能的天堂!
唐钰的目地就是这群人,秦国现在实在太缺人才了,三年的时候根本不够他们本土培育出足够的人手使用。
姜国不缺人才,所以并不在乎这些在民间郁郁不得志的人,也完全忘记了这群人,自然就没想到秦国送诗集竟然是么个用心,等到后来发现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
后话暂且不说,反正此刻姜国民间得到消息的寒门儒生们是激动得赶紧往秦国跑。
而秦国这边,在各国民夫离开后,一道特殊的圣旨就通过风驰鸟一夜之间下达各城镇。
圣旨内容很简单,大概意思就是大王体谅寒门子弟读书不易,从今起凡秀才功名以上的人,只要携带身份证明,出远门皆可在官方背景的“朝来酒楼”免费食宿,乘坐官方交通也只需交付一半银钱。
而他国前来游历的儒生,也可以享受免费住宿,但吃食就需要自己给了,不过也只需半价。此乃对天下读书人的尊敬和重视。
这道圣旨出来秦国百姓又是欢呼,各地寒门读书人更是发愤图强努力,当今朝廷如此给寒门子弟出头的机会,他们若不抓住时机,实在该天打雷劈!
而对于从其他各国前来的儒生,在刚踏入秦国境内就享受到如此特殊待遇,内心真是那个激动呐……
秦国边境。
何子博与几个一块儿来秦国寻找机遇的朋友,就是这激动人群中的一员。
他们刚刚来到秦国边境办完通关手续,还没进城门,守城的士兵在确认他们儒生身份之后,就派了专门来领路,非常热情的带他们寻找食宿落脚休息。
这点待遇在其他国家也有,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少,再怎么不重视寒门士子,可对于儒生这个群体,各国君王都是非常忌惮和重视的,一般士子身份的人走出去都不会遭到冷遇,态度上热情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