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9 / 10)
事情你还是不要管了。我等听闻您此次中举有望,若孙秀才不嫌弃,我等愿意资助您上京赶考之银,还请孙秀才也谅解我等一二……”
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简直能够晃花人眼睛。
孙家不富裕,孙秀才是正正经经的寒门书生,家里就靠几亩薄田和父母姐妹各种绣花短工供读他。
一盒银子足以孙家未来吃喝不愁,不怕名落孙山之时又要为生计发愁。
孙舟兴看着银子不是不心动,但到底还是良知和多年读书熏陶战胜了贪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罢,既然几位老爷不愿,那孙某告辞……”
劝说不动,孙舟兴只能颓废而归。
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村民自然不甘心,最后不知道是谁提议,听说河坝村的林秀才是个能耐的,而且还是县令爷的大舅子。
于是一群人竟跑到了河坝村求助林泽。
看着眼巴巴的村民,林泽也很是头疼,田是人家地主的,人家地主涨租只要不太过分官府也管不了。
不过林家也是贫农出身,他也知道这些村民们对田租的困难,于是只能把这个烫手山芋接来试试,
“你们之前写的田租契约可还在?给我看看……”
“在的在的,我们这就回去拿,林秀才,您一定要帮我们啊,咱们就靠那几亩薄田过日子,这一下子涨租,咱们下半年可怎么过活呢,呜呜。”
虽然不知道林泽问佃田契约做什么,但村民还是一边哭一边派人回家,把契约拿过来给林泽看。
佃田契约虽然家家户户都有,不过大家都陌生得很,也没什么意识,就是每次续租田地的时候要去官府按手印,平日都放在箱子底下发霉的。
但对习惯了合同办事的林泽来说,出了什么问题先翻合同是习惯。
拿到村民田租契约一看,林泽笑了,
“没事,你们那边地主暂时涨不了租的,你们这契约一次性是签的十年,现在还没有到期,还有两年,如果他们现在涨租的话,你们可以拿着契约去衙门状告……大稷律法第十册 农耕第三十二条,是详细的条律记载。”
“那要是两年后涨怎么办?”
“如果他们确实要涨,那你们就趁着这两年多去开垦几亩荒地,如今青山县大部分路都修好了,山里的东西也都能运到城镇去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家人永远饿不死。”
乡下村民其实才是最富有的,只要大家愿意动脑子。
“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