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博裕婚期(5 / 6)
正派,家中那妾只得一女,早早便嫁了出去,如今这鲁氏管家,也是分毫不乱。”
“回头我写封信与阿兄说一说吧。”
“提一提便也罢了,回头我与你一道去一趟潞洲。”
“好!”
这年头操持一场婚事可是不简单,不过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崔氏并没有什么征询宁博裕意见的意思,宁博容却细细给宁博裕写了一封信,将于晚的人品相貌性格脾气包括爱好都写得清清楚楚,不两日收到回信,上只有十分具宁博裕个人特色的几个字——
“谨听阿父阿母之命便好。”
……这人,还真是心宽得可以。
崔氏说要去潞洲,当然是要将宁博裕现在的住处好好收拾一下,若是要娶妻,自是要让小夫妻二人在潞洲住的,让宁盛同于珽通过气之后,她这厢一边忙着请媒去于家纳彩,一边开始准备起来。
在大梁,这要结次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辈子三个孩子都是讨债一般,老大宁博闻不用说,当时他成亲崔氏就颇有些不情不愿,次子又是这般不顺,幼女……别当她看不出来,这才是个真正的问题人物。
纳彩过后,合了八字,说是宁博裕与于晚八字相合,所谓天作之合,反正宁博容对这方面也不大懂。
之后崔氏就开始忙碌着准备彩礼,因恰好要过年,这彩礼的准备过程就愈加显得忙乱。
翻过年去,宁博容便十三岁了,宁博裕更是二十有四,崔氏更急着将他的婚事定下来。
正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宁博闻早早便到了翠华山,这纳征也就是送彩礼,理论上是要选择亲族中两位有官位、有才貌的二郎作为“函使”和“副函使”去,过程更是十分讲究,宁家去的二人,为首的自是官居从三品的宁博闻,另有副函使一名,乃是宁盛写信自洛州赶来的宁家一位子侄,他只是个八品小官,但长得倒是玉树临风,宁家少有长得不好的孩子,这宁博华虽是宁盛四兄的庶子,可嫡母不慈,自小受宁盛接济,这时宁盛邀他来,他自是不会推辞。
宁博容看着楠木盒子里的《通婚书》,再瞧向那整抬的五色彩缎、数十匹锦帛、成堆的铜钱,甚至还有猪羊牲畜、米面粮油、点心水果、奶酪油盐、酱醋葱姜……最让她瞪大眼睛的是,还有一只山里猎来的黑熊和两只体型壮硕的山猞猁……也不知道这可怜的熊是从哪个冬眠的洞里被活生生挖出来的。
说句实话,看到这些彩礼,她深深觉得以往看的古装电视剧欺骗了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