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四素凉菜(3 / 4)
子都开始进入最后的闭关学习阶段。
宁博容已经开始悄悄写计划书,不论是崔家的小看,还是宁府的态度,都说明了万里书院虽然在普通人心目中已然算得上圣地,但却并不是最佳。
这是父亲的书院。
宁博容憋着一口气,所以最近总是打开窗观察下方的书院,幸得天气炎热,阿青也便不大管她。
这天宁盛在书院中仍未归来,虽然宁博容因练武的关系,即便天气炎热亦不大出汗,但每日仍然习惯在午后洗一次澡,洗完阿青给宁博容换上鹅黄的齐胸襦裙,外套一件极薄的素白褙子,又替她擦拭着一头乌黑的发,“小娘子,我替你问过啦,郎君要到日入才回来呢!”
这年头,日入便是五到七点,夏天日长,这个点通常还没天黑。
“噢,阿青,你随我去厨房吧。”
“是。”
尽管宁博容还未满七岁,但因从小沉稳,随着宁盛已读完了《论语》,阿青待她也是相当服气的,并不会因她年幼而缺了尊重之意。
宁家并非如同崔家那般上下等级森严的世家,更非宁府那阖家的暴发户气派,是以宁博容身为小主人,亲自去厨房并没有什么叫人意外,便是崔氏,偶尔也会亲自下一回厨。
在这个年代,女子尚且没有被程朱理学束缚,唐时开放,甚至有武则天这位女皇,大梁的风气亦不严苛,就是宁府那些小娘子,都有专门的先生教授她们课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玩意儿绝对不会在大梁出现,稍有些家底的人家,也是不愿嫁出的女儿被人说做毫无才德的。
所以,在云州甚至有两家名气不弱的女学,只是宁博容的父亲宁盛乃是当世大儒,是以无需入女学罢了。
但身为女子,女红厨艺,却仍然是相当重要的加分项。
当然,这年代的厨艺,原也没有那么复杂,大家出身的小娘子们学得一两项点心便尽够了。
例如崔氏,擅长一种相当别致的梅花状枣泥馅儿的点心,入口即化,十分好吃。
宁博容却更喜欢弄一些这年代几乎没有出现过,极简单却美味的食物。
例如毛豆,说实话,这年代根本就没有吃毛豆的,都是等到毛豆老熟,成为黄豆之后,酿造酱油用。
夏季正是毛豆成熟的季节,宁博容令家仆问农家买了一些青毛豆来,却初时让下仆颇有些诧异。
阿郑早已经按照宁博容的吩咐,将青毛豆都摘下洗好,并用剪子减掉两头,放在了篮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