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部分(6 / 6)
景的粉丝反驳,难道世界上就只有故言可以写散文,别人都不能写了吗?
余景十分气愤,没想到别人这么快就发现他的文风是学故言的。而且凭什么说故言的文风是故言独创的,说不定故言也是模仿了别人,只是现在没被发现而已。
这时,余景看到了故言的《破橙》。他发现《破橙》与故言之前的散文完全是两个类型,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两个人写的。在这么短时间里,一个人的文风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而且,从《破橙》可以看出故言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很多。余景知道写作要再上一个阶梯,不是这么容易的。余景自己琢磨了这么多年,还被困在原有的模式里。故言再厉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进步这么大。
之前余景就怀疑故言隐藏年龄,不像是个大学生。再加上故言的文风转变这么大,余景认为故言很有可能是找人代笔的。
余景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越大,故言背后说不定还有一个团队。
故言的年龄,故言的背景,故言的作品,都是团队包装出来的。故言发表的每一篇文都是团队找资深写手来写的。这样一些问题也有了答案,为什么故言的每一篇文都是精品,而且文风在短时间内有所变化。
余景继续猜测,青芽说不定也在里面分了一杯羹。青芽隐瞒故言的年龄,营造出她是一个大学生的假象,就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让更多人来买《青芽》。
想到这里,余景决定揭露故言的假象,他不希望读者们一直被蒙骗在鼓里。
当天晚上,余景在微博上注册了一个小号“匿名知情人”,他把自己所有的猜测都写了上去,并有一个响亮的标题。
“故言疑似代笔!”
这条长微博中以一个知情人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