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鸣惊人(2 / 5)
过的模样,比谁听得都要认真,即便是这样,先生提问他还磕磕绊绊不能畅答。
邱章抬起头看了一眼松先生,松先生没有说话。
这次就因为背《孟子》他一时大意才输给了沈元坤。
他从三岁就开始在祖父跟前读书,族中兄弟们谁也及不上他,为这件事祖父早早就让他去族里读书。他是读完《论语》才跟着母亲来京里,来到松山学堂之后,先生当着父亲的面夸他。说他比旁人强的不止一点点。
于是课下家里另请了一位西席,让他多学了《尚书》。
沈元坤这个年纪是不可能学到《尚书》的,想到这里邱章心里一动,“我们背《尚书》。”
松先生看过去,杨敬的眼睛明显深沉起来,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背《尚书》有些太强人所难,本来他想要制止,却看到杨敬那晦涩的神情,他忽然全身如火般烧起来。
哈哈。杨敬也有今天。
他等的就是这一天,何必要跟杨敬客气。
他教的学生。不过比沈元坤大两岁而已。
两岁的差别,算不得什么。
只要赢了。赢了比什么都重要。
松先生抿住嘴唇没有说话,只要杨敬先阻止,就是杨敬输了,他等着杨敬开口。
却一个童音响起来。
“《尚书》。”沈元坤抿了抿嘴,好像十分的为难,目光有些闪烁,仿佛在思量什么,手指还动了动。
邱章心里欢快起来,“上次是你选题,而今我说《尚书》你是不是就不会背了?”
“那就背《尚书》,”沈元坤抬起头,“不过,题既然是你出的,自然要你先背。”
钱家和吴家人在一旁听得有几分惊愕。
没想到两个孩子真的要背《尚书》。
……
一个七岁,一个九、十岁的孩子在一起背《尚书》。
旁边站着杨敬和松山学堂的松先生。
国子监的学生靠过来。
邱章在背《洪范》。
邱章站直了,神情有些得意,张开嘴就背下去,“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就凭一篇洪范,就能让沈元坤一败涂地。
围在四周的人互相看看,真的就背上了尚书。
标准的背诵,声音十分的清楚,字正腔圆,松先生听得精神焕发,这就是他喜欢邱章的地方,随时随地都能让他惊喜。
邱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