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动手(2 / 3)
算是为他们承担了罪责。
许多人都断定薛沉会大败而归。
让人没想到的是,薛沉不仅打了胜仗,而且将所有来犯的倭寇诛杀殆尽,威慑了倭寇也让水师的精神为之振奋,薛沉的手段竟然比石老将军更加狠厉。
接下来几年,泉州水师越发的厉害,不论倭寇还是海盗都别想在泉州水师眼皮底下蒙混过关,前阵子的大战更是烧了倭寇二十多艘战船,薛沉的威名也因此传遍大周。
从这些事上可见泉州对倭寇和私运的态度,要说大周最有决心对付私运商贾的人,那就是他们。
思量完这些,黄清和向宋成暄行礼:“请宋大人指点迷津。”
……
孙润安拿出的那本账目就应该是孙二老爷被杀的原因。
那是账目上记录的都是简单的货物往来数目,上面的货物也都是朝廷允许买卖之物,譬如绫罗绸缎、棉花、玉石、珍珠等。
黄清和将账目递给宋成暄看:“开始我也想在账目上找到孙家和丁家、张家的牵扯,却没有发现。”
也就是说那些牵扯并不是表面上的。
黄清和接着道:“严家是玉石起家,孙家主要贩卖丝绸、布匹,近年来多了些宝石、珍珠。”
宋成暄翻看着账目半晌才道:“这本账目一定和孙家其他的账目不同,孙家这样的商贾,应该每日都有钱财、货物进出,这本账目却大约每个月只记一次。”
这一点黄清和也发现了:“是不是说着账目记录的货物极为特殊。”
宋成暄道:“而且每次记录的货物都数额极大。”
黄清和点头。
宋成暄接着问:“商贾记账都有他的一定之规,孙二老爷这样做有什么道理?”
黄清和思量着道:“会不会是将当月所有的买卖集中记在一起。”
“若真是分月的账目,就该在每月月底记录,而这一本记录的时间却不固定,在六、七、八月时格外的明显,例如去年六七月就没有任何的记载。”
黄清和不明白:“那为什么呢?”
“因为大风,”宋成暄抬起头,眼睛微微闪烁,“大风、暴雨倾袭,没有一只船能下海。”
黄清和惊呼一声:“这本账记的是从海上运来或是运出的货物。”
“最后一笔账目记在了今年一月,”宋成暄道,“孙家第一次出事是在什么时候?”
“二月底,”黄清和记得十分清楚,“就是在二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