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坏事(2 / 3)
。
“母亲在安庆,可知道父亲的案子?”
陆氏想起那件事顿时打了个哆嗦,“朝廷说安庆府三年赋税不过交了十分之一,便有钦差下查,说老爷每年放回朝廷的银子有亏空,立即便将老爷抓了起来。太太见出事便向京里捎书信,谁知道朝廷办案这样急,很快就给老爷定了案,太太知晓之后哭成一团,要和老爷的囚车一起上京打点,还说小姐和老夫人只怕早就六神无主。”
杨大太太张氏是个很聪颖的女子,不但侍奉父亲周到,还将杨家打理的仅仅有条。遇到这样的祸事,只会寻到最正确的法子解决。
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什么不是回到京里而是直接殉夫。
陆氏道:“后来听说老爷出了事,太太悲恸地昏了过去,大家都慌了手脚,太太是刚强的人,挣扎着去牢里看了老爷,给老爷烧了上路的纸钱,回来就是要带我们回京城,晚上太太还嘱咐我们大家,恐怕要日夜兼程,那会儿我也没看出太太决心要和老爷走了,直到第二天,才发现太太在房里投缳自尽了。”
父亲的案子定的匆忙,大太太也死的突然,安庆的事越来越像一个谜团。整个杨家都像是被人收网的鱼。
……
屋子里杨茉和陆氏说话,那边常亦宛也听到了消息。
“将丫鬟都打发出了屋子,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杨大小姐身边的大丫鬟将门守紧紧的。”
常亦宛站起身只觉得腿脚发软。
这件事本来可以不声不响地过去,杨茉兰偏要罚秋桐嫂子不准再进府,这样一来她就不能息事宁人,母亲这才要将紫云放出府。
杨茉兰自从孝满出屋之后,就和从前不一样了,整个人变得十分尖刻,不如从前的乖巧。她本就担心秋桐嫂子会将紫云打听秋桐的事供出来。
好奇、怀疑让常亦宛有些坐不住。
常亦宛站起身,“扶我过去看看。”
主仆两个一路静悄悄地过来,路上没有惊动任何人,一直走到院子里秋桐才发现,秋桐才咳嗽了两声,常亦宛已经上前几步推开了门。
屋子里一片安静,静寂的有些不自然。
一个身形瘦弱的妇人一下子从椅子里站起身。
常亦宛笑着看杨茉,“祖母给我了两支金玉簪,我就想着分给你一支。”边说边跨进屋子,眼睛不时地去看地上站在旁边慌张不安的妇人。
那妇人臂弯中挂着一件斗篷,低着脸仿佛是怕见人的样子,手中握着一只漂亮的玉兰花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