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最后的圣旨(8 / 9)
,可在看到和珅的时候便安定了,之后她目光一转,瞧见了了阿桂。
福康安出列便问道:“阿桂大人,重甲进宫,是何道理?”
“是什么道理,你福康安自己清楚。阿桂乃是忠君之臣,皇上遗诏立谁,阿桂就支持谁,绝不反悔。”这是在表明阿桂的态度。
冯霜止听了,心里衡量了一下,便从自己的袖中取出了一封圣旨。
福康安与阿桂,看着是阿桂势大,可当初她了解过,整个宫禁之中,都是福康安的人。若真是皇孙继位,这宫中定是要血流成河,怕是阿桂还打不过福康安的。
她心里有了定论,手从左手袖子之中出来,便朗声道:“皇上遗诏在此,还请刘大人宣读。”
刘墉之前想从她的手中取回圣旨,可冯霜止不让,这个时候才拿出来。
永琰看着那圣旨,心忽然悬了起来——这圣旨,应当是之前的那一张……
果然——
“……朕自知大限将至,天不假年,今日得子温和恭敬,优良于治学治国,遂传位于十五子永琰……”
永琰松了一口气,宫里不少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只这一句话,便避免了一场宫廷斗争了。
若是皇帝传位于五阿哥,作为十五阿哥的人,福康安定会对阿桂发难,到时候众人都讨不了好。
远远地,冯霜止看向了和珅。
永琰以为这圣旨已经完了,没想到刘墉顿了一下,又念道:“五阿哥英年早逝,其子即朕之皇孙,体恤早年之丧父,封为泰亲王,免死。”
“旧军机大臣和珅,实为吾之股肱,小惩大诫,虽已贬官,今者敕令其从此不得入仕,钦此。”
前面是对的,后面不对。
永琰豁然回头,看了一眼和珅,又看了一眼冯霜止,知道自己被算计了。
可是现在能怎么办?他无法有任何的举动,站出来说这是假的吗?这圣旨若是假的,到他手里的皇位就是假的,而且他看到了——冯霜止看着他,用一种含着笑意的目光,左手似乎不经意地拂了拂自己的袖子,里面似乎还有什么东西。
永琰不敢动,他投鼠忌器。
于是便看冯霜止走下来,到了阿桂的身边,给行了个礼,喊了一声“八舅公”,而后看向了和珅。
有阿桂在,谁还能拦住和珅呢?
冯霜止跟着阿桂的人走了,只是刚刚出了宫,就被人拦下了。
福康安腰上系着白色的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