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语文 作文什么的(2 / 5)
时候。
……
语文试卷先发了下来。
纪时现在觉得自己其实已经进步挺大的了,至少他看到语文卷子没有厌恶感,甚至隐隐有种期待的情绪,而且这学期做了这么多次练习,他慢慢摸清了语文试卷的套路。
论天赋,论对题目的敏感性,他是绝对比不过黄雅琼的,不管怎样他绝对不可能做到对方那样的高分,纪时对这一点有很清晰的认知。
所以他需要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分,也不要求自己把题目做得多么多么完美,竭尽自己所能即可,在不丢分的地方尽量不丢分。
首先就是前几道选择题和默写题。
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虽然考试内容偏宽泛,可只要足够重视基础就一定能写好,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了对它们的复习,不能觉得自己一定会。
他们语文老师就举了上次模拟考“户枢不蠹”的例子,说蠹字这一次是考在默写里,下次就可能考读音,虽说苏省近几年的试卷都是四平八稳不出格,可难保出卷老师哪次就想拉开差距呢?
纪时前段时间也在单项上花费了一些精力。
他做选择题的时候变得更仔细了,只有确认错误的选项才会勾掉,有犹豫的选项他都会留到一边思考之后再选,其实多音字和多义字这些考的都是很常见的字,比如“着”“弹”“曲”这些,分辨起来其实不难,关键还是要细心。
纪时平时会练,但他主要是记同一个字组成的常见词,像弹琴和弹冠相庆就经常会考,不过也不能看太多次,看的次数多了真的会搞混。
默写题这次总算没有“户枢不蠹”这种变态句了,考的依然是老师们热爱的《龟虽寿》,“老骥伏枥”那句翻来覆去地考,纪时感觉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真的经常被考,大概是太经典的缘故。
还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次虽然没考,纪时估计下一次又要开始了。
他们这次的默写题还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孟子》里的“二者不可得兼”那句,默写上整体没有设置什么难度。
当然,到了文言文理解,纪时终于开始感受到老师们的森森恶意。
这次的文言文理解,不是一般的难。
有一道题是对于原文语意的理解,在没把整篇文章读明白的情况下是很难选出来的,但问题是文章本领就很有难度,生僻字比较多,逐字逐句理解并不容易。
后面还有一道要求翻译原句的题,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