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借十三下(2 / 6)
挲在纸张上的声音。
沙沙,沙沙。
“他最近有好好吃饭吗?”徐叶羽问院长。
“一直在监督他吃东西,三餐都没落下,”院长叹了一声,“能看出来这孩子努力在吃了,但实在没什么食欲,我们也不好逼着什么,就撤走了。”
虽然三餐都有在吃,但是吃的不太多。
情绪低落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和进食欲望,这点徐叶羽清楚。
初次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徐叶羽的职业,后面她来孤儿院多了,院长知道她是写书的之后非常激动,甚至还要她有空就多来,给孩子们带点书卷气。
她看向房间里贴满的画布和作品,过了会儿,轻声道:“他画得真的很好。”
院长随着她的目光看去,无不附和地点头:“是啊,而且旁边的配文小诗写的也很好。”
又笑着继续道:“我们是外行,只能看个热闹,你是作家,专业的,能看出门道来吧。”
徐叶羽侧了侧头:“他的诗是写的很好,无论从不从专业角度看,都很好。”
她之前听陆延白讲过,抑郁症的孩子往往都有一项较为出色的才能,因为他们看见的世界和普通人不一样,能感受到的也不一样,所以有不少艺术家,其实都是有隐疾的。
后来还有某位主持人在访谈里说——得抑郁症的基本都是天才。
那时候迎来了一票掌声。
离开安静的屋子,徐叶羽和院长转身去了别的楼层。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她慢慢地明白一些基本知识,也浅层次地接触了一下抑郁症这个病症。
因为个体差异性,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状况都不太一样。有人还能维持着表面快乐,嘻嘻哈哈地日常生活着,而有人已经完全被这座大山压得喘息不能,无法工作也无法学习。
有的人平时看起来正常,却在遇到事情后极容易情绪崩溃;也有人会长时间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沟通,在自己的世界里和自己来回拉扯。
去别的孩子房间的时候,徐叶羽随口问了句:“有去了解过他为什么会抑郁吗?”
“原因都大同小异了,”院长说,“你也清楚,院子里多数是孤儿,这种东西又是心理疾病,跟从小环境个人心理也分不开,他不愿沟通,我们也不好过度探问,只能连蒙带猜的。”
徐叶羽有些可惜地低叹了一声。
“现在社会对这个包容度比以前要高了,但也仍然不是很高,很多家长领养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