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3 / 8)
文采飞扬,朕的旨意,只有他拟的最合乎朕的心意。朕派他出远差,是想着待他立功回朝,好加以重用。如今,他出了意外,朕这心里……十分的不好受。”
这会儿,内阁诸人皆传阅已毕。
虽明湛这样说,还真没人相信明湛的无辜。在他们心里,哪怕明湛是无辜的,镇南王府也绝不是无辜的?
谁没打过猎呢?
也没见过哪次打猎就恰巧把官员给误伤致死的?
诸人皆是博学之人,当下便想到了历史中一次著明的“误伤”:汉武帝时,冠军侯霍动病不满李广之子李敢对于舅舅卫青的不敬,于狩猎时一箭射死李敢。汉武帝为了包庇霍云病,则道,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
宗室中,襄仪太长公主与善棋侯一并出头儿,提起迎太上皇回帝都之事。哪怕陛下面儿上高兴应了,心里真的会痛快吗?
明湛可从来不是没脾气的人哪。
徐叁反应极快,忙道,“既是误伤,实属意外。襄仪太长公主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只要陛下好生抚慰,太长公主定能化解悲痛的。”死就死了吧,哪怕徐叁觉得小郑探花儿也是难得的人才。不过,世上中途夭折的人才多了去,怪就怪小郑探花儿有个不省心的外婆吧。
甚至,徐叁私底下挺赞赏明湛的手段。借镇南王府之手,给朝中人一个震慑,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能看清形势,莫要再做什么旧帝换新君的美梦了。
反正他是忠诚的明湛党,只要有益于明湛皇位的巩固,冤死个把人,徐叁也顾不得了。何况,徐叁也并不认为郑开浚是冤死。若非郑开浚出身高贵,这种意图动摇皇权的案子,株连九族都是常事。
如今皇上只宰了郑开浚,认真不是嗜杀之人了。
李平舟心内暗暗一叹,好吧,他也是赞同这样隐讳的解决此事的。李平舟亦道,“襄仪太长公主的年纪也大了,陛下对襄仪公主府自来优渥。依臣看,除了抚慰,此事,还是暂且不要告诉太长公主知晓,免得老人家刺激太大,伤了身子。”不论如何,襄仪太长公主是宗室中最年高德韶者,为了帝王的声名考虑,可以冷淡可以警示。不过,非到万不得已,真不要明面儿上处置襄仪太长公主,以免史官多话。
李平舟与徐叁一定基调,其余三人纷纷附和。
“朕听诸位爱卿的。”明湛仍是惋叹的模样,绝看不出一丝破绽,沉声道,“此事,若是谁敢传出半分信儿去,朕定不轻饶。”
李平舟等正色应下。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