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激化(2 / 8)
像身处泥沼,种种心计手段完全施展不出。
做,是棋差一招。
不做,等同认输。
当凤明澜想起吩咐永定侯手下的统领张廊暂代九门提督稳定帝都秩序时,九门提督手下大大小小的将领已领了明湛的命令,各自出城巡查,救助百姓。
第二日早朝,明湛与八百里加急赶回帝都平阳侯一道上朝,张廊张将军也将统计出的帝都内城受灾地区、房屋、人数相当精准的报给朝廷。
吏部尚书都赞一句,“张将军一夜劳累,却是精干实干之人,实在难得。”
张廊谦虚道,“都是底下兄弟们辛苦,末将不过白担个名儿罢了。”其实他这桩脸面真是明湛送的,想到明湛的提点,张廊明智的没有把镇南王世子的功劳在朝堂上说出来。心里却觉得,世子殿下真够意思。
凤明澜微微好受些,接下来就是讨论赈灾之事。发米发面发粥发粮发帐篷,可这一切都要银子。
魏宁对户部的帐却是心知肚明,凤景乾为何要改革盐政……银库已经没钱了。
明湛盘算一番,“可以从云南调粮,只是路远时久,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如今也不知这天灾的范围,帝都镇南王府存银不多,我捐二十万两白银。”他也有一帮子人要养,在保证自己的基础上,明湛从来不是个小气的人。
镇南王府的财大气粗可略见一斑,凤明澜自然不能叫明湛比下去,他开府的时间也不短,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把家底儿全都掏出去了吗?值此收买人心之际,凤明澜一咬后槽牙道,“我也捐二十万,值此天灾,我们当众志诚诚,与帝都百姓共度难关。”
凤明澜与明湛都慷慨解囊,诸大臣也不好装聋做哑,纷纷要求捐银子救百姓,明湛赞道,“君为明君,臣为良臣,艰难之际,方见人心,诸位大人这样为国着想,真让明湛开阔了眼界。他日定以此为例,说与我云南官员听,以此共勉之。”
“二皇兄,依我看银子的事还是让户部来办吧。募捐的事就让承恩侯来操持,待赈灾之后,当勒石相记,各位捐银子的大人,必定会名列碑石,供后人敬仰。”
文人好名,不得不说明湛这一招儿把准了这些老狐狸们的脉象。富贵之家,其实像我们所想像中的那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挺乐意捐钱捐物,煮米熬粥,也积些善德,留个善名儿。
不过,一时的善名儿,与朝廷勒石相记的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明湛这话音一落,众位大人皆仿似打了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