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北昌行之八十(7 / 8)
。”
何恭想想,倒也觉有理,思量几日,便拟了写了篇文章上承提学大人。其实吧,任上这些大人,很少说一味贪鄙啥的,杜提学还是余巡抚在任时的老人,亦非贪鄙性子。何恭上了文书,杜提学还亲自去府学看了看,回来召开部门会议,何恭这意见好上,但是,府学一家好说,下头还有好几个县呢,而且,君子六艺,得各有先生吧。既有先生,就又是一笔开支,别个不说,银子从哪儿来!
这些都是问题。
何恭现在可算有的事忙了,重阳没几天又去找子衿姨妈了,他同子衿姨妈商量着,他也想办所学院。这话一出,把阿念这个探花都吓一跳,阿念直道,“我看错了重阳啊!重阳你有大志向!”在古时,办书院,传道授业的都是圣人一般的人物啊!就是如今,不说他家子衿姐姐素有贤良之名,当然,他家子衿姐姐办的是女学,可以略去不计。就是现在,能做一书院山长的,无不是当地有名望之人。重阳这个年纪,就想办书院,其志向,当真不小!
重阳连连摆手,他毕竟年纪小,脸皮虽有一定厚度,却有些禁不起长辈打趣,重阳道,“姨丈你莫要笑我,我又不是像姨妈这样办这种书院,我是想着,办一所教人一技之长的书院,不知道成不成?”
阿念没听说过世间还有这样的书院,一时思量起来,倒是何子衿心下一跳,暗道,这不就是技校么!何子衿先问,“重阳这主意怎么来的?”
重阳老实的说,“我看现在人想学一技之长,莫不是先寻了铺子做学徒,学徒做上四五年,转为伙计,伙计再熬,熬的小管事、大管事、掌柜。其实,学徒哪里要四五年,我看有些事情并不难,这四五年,多是让学徒打杂,要是正经学,半年不到就能学会。所以,我想着,开一所这样教人一技之长的书院,这样既能让人快些学到技术,我这里也能有些收益。”
一不留神,把实话说出来了,重阳很是有些惶恐,生怕姨妈姨丈找他娘去告状。
阿念道,“这事莫急,我先想想,这不是寻常小事。”
重阳连忙点头,“我晓得,这一技之长都是各人吃饭的东西,寻常哪里就有人愿意把饭碗传出去呢。”
阿念笑,“你明白这个理就好,这事儿你都想到这里了,也别跟你爹瞒着了。我们在家帮你想想,你回家也跟你爹念叨一二。”
重阳一听这话就知有门儿,高高兴兴的应下,便去找阿晔阿曦玩儿了。
当天,重阳就在姨妈家用的晚饭。
待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