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2 / 5)
回了家过起正经日子。要不倭寇先前几番劫掠海盐他能安然无恙呢,这人会说倭国话。可你要说他坏吧,他以前在海上做些生意,也没给倭寇当过细作,用蒋县丞的话说,那不是人干的。可说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也就林靖这荤素不忌的,反正按林靖的观点,这样的乱世,必然不能用那些规规矩矩的人,就得这些不大规矩的才好用。
蒋县丞这样儿的,就属于好用的。
这不,林靖交待蒋县丞贩私盐的事,蒋县丞虽有些吃惊,但很快的恢复平静,他道,“这事可得着咱们心腹人来办,还得大人给我派个副手,这样大的事,我一人是不成的。”
林靖把燕大郎派给蒋县丞了。蒋大郎实未想到,他过来当的第一件差使就是贩私盐,那叫一个无语。林靖道,“这是一样差使,另一样,你的武艺别落下了,每天跟着亲卫营一起训练半日,以后有用你的地方。”也就是说燕大郎每天是半日训练,半日给蒋县丞做副手。
燕大郎连忙应了。
林靖就与徒小三忙着招兵的事了,这募兵与征兵不一样,征兵是强制性的,必须要来。募兵不一样,募兵则是出银子招兵。前者是摊派,后者是自愿。总的来说,前者的兵源素质当真不能保证,还有十四五岁的娃娃便被摊派来的,这样的娃娃,有什么用,就是到了战场也是死多活少。与其征兵,硬摊硬派,林靖宁可花银子选些好的兵源。
除了真金白银,每个能被征选上的,都有十两银子可拿。另外,家里户籍也有照顾,譬如,边上村里的农人,可以户籍迁到县里来。就是不愿意迁的,家里也有好处,给发个光荣牌不说,还可免其妻子赋税,若无妻子的,则可免其父母赋税。当一天兵,便有这样的优待。另外,凡参军的,家里孩子还能免费到县学念书,学杂食用一应全免,该出的那份儿银子县里给补贴。
这招帖告示一出,整个盐城,三乡五里的青壮们,不说全都来吧,反正诸如家庭有些困难的,想把家搬到县城觉着安全的,或者是县里那些闲着的青皮们觉着十两银子很是不少的,都呼啦啦的过来准备参军了。结果,你来了,也不是是个人就要的。徒小三招兵的要求颇高,除了年龄、身体素质外,还要看服不服管教,像那些个街头混子,没眼色的多是被刷了下去。
因这,徒小三还受到了报复,他骑马在街上走时,俩泼皮,一人半个砖头,对着徒小三嗖嗖的来了两砖。徒小三自是不能给砸着,倒是俩泼皮,这下子行了,投大牢里做苦力了。说来,现下大牢也不好呆啊,你以为就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