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5 / 6)
这主意,我也没想出来,是见到将军后才想的,我观将军人品出众,是可托大事之事。回了盐城,才与林千户商量,倘倭寇再有来犯,盐城也就两千人,欲全歼倭寇,必要一明一暗,合军而为,方可大胜。这主意,我定了后也没急着与将军说,不防别个,就怕军中不干净。倘叫倭寇闻了半点风声,咱们可就功亏一篑了。”
徐副将认真听了,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许久方颌首道,“你所虑的是,这行军打仗,素来最重一个‘密’字。此战,阿青你当居首功。”
林靖忙谦道,“将军这就是打趣下官了,自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下官这主意,如今看来尚可。只是,但想一想,倘不是将士们能用心训练,战场上不惜身,还有将军的信重,如何能有此战之胜。倘将军真的为属下着想,还请将军不要在请功的奏章中提属下之名的好。”
“这是因何?”徐副将瞧着林靖不似说笑,倒有些不解了。
林靖似有些难言之隐,欲言又止方道,“我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不瞒将军,我家里也家境尚可。我是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去了的,还请将军不要在军功中提我才是。”
徐副将其实很有些八卦一下的意思,只是,看林靖完全没有要提的意思,只得闭嘴。不过,徐副将到底劝了句,“以后有什么难处,只管与我说便是。”
林靖道,“眼下就这一桩。”指的是军功之事。
徐副将笑,“只见争军功的,没见过不要军功的。你既如此,便把这一份记到林千户头上便是。”
林靖道,“听将军的。”
林靖突然把出身这么半含半露的说了出来,徐副将虽则心里仍有些寻思,但对林靖的疑虑反是少了许多。不然,平白无故的,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说别个,就看林靖说话举止,这也不是寻常寒门出身。徐副将原还存疑,见林靖直言不讳,徐副将一向坦荡,便不再多问。于林靖、徒小三身上的疑虑,也去了七八。
不过,有一回,徐副将见林靖嘎吱嘎吱的啃冬笋啃的欢实,不由道,“阿青你不是北方人吗?怎么这么爱吃冬笋啊?”
林靖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北方人啊?”
徐副将,“傻啊,你离家出走的,你要是南人,现下在杭城,估计你家早找着你啦。我小时候也想过离家出走,都是要离家离的远远儿的,才叫离家出走啊。”
林靖:将军你的智慧,我竟无言以对。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若干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