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故园此声(2 / 4)
=================
一别三四年,锦阳却好似变了些模样一般——嗯,这里原来是家棺材铺来着,现在居然卖起了古董?好吧,就算一个是马上要埋在土里的,一个是已经埋了又挖出来的。再往前走一条街,就到了传说中的“淋漓巷”——锦阳生意最兴隆的花街,眼下是白天,这条驰名天下的巷子也不显得多么热闹,要等到傍晚才会开始车水马龙起来。
远远地见了淋漓巷的牌子,冉清桓情不自禁地眯起眼睛笑了,当初和郑越打游击的时候,自己曾经在这条巷子口上盘过一家小店,不知道现在变成了什么地方。
他勒住马车,茵茵和小竹早就耐不住性子,立刻跟着就跳了出来,小竹毕竟是这边长大的人,茵茵却惊叹了一声。
南北二都是一样兴盛的地方,然而锦阳却又和上华大有不同。
上华历代皇城,所有的街巷都东西南北的四平八稳,宽阔,隐隐透着一股几乎渗进了每一块石板里一般的雍容和大气。中央的皇城,隔着老远都能从那些个森严的守卫和朱红的宫墙里看出凛然不可侵的气息。可是上华的人却有种特别的油滑和精明,这些皇城根底下长大的,骨子里就有种优越感,表现出来,便是有些痞气的满不在乎。
如果不是身份尴尬,冉清桓其实是更适合上华一些的,就像是那个自己来处的老北京,那种熟悉和亲切感,是在任何地方都体会不到的。
而锦阳便要自由多了。承着燕祁的遗风,率性而随意得很。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稍微不注意,就不知不觉地穿到了另外一条路上,细密的小巷,潺潺的水声,然后便是柳暗花明。每一季都能闻到不同的花香味,有人说泠州人好吃,其实锦阳的美食也是不少的,可惜大人们都放不下身段来尝一尝。
忽然,冉清桓惊呼一声,哭笑不得地指着淋漓巷口——他原来的铺子豁然变成了一个祠堂,并且丝毫不避讳地上书四个大字:丞相祠堂。
当年诸葛武侯祠堂是锦官城外柏森森,后世无数名臣良将参拜过,总有千古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恨。
这里的“丞相祠堂”却这么堂而皇之地坐落在花街门口,祠堂门口可没有什么森森苍柏的古朴气息,买糕点的小姑娘清清脆脆地叫卖,累了便坐在祠堂木头的门槛上,来来往往不少游人甚至专门进去瞻仰一番这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人旧址”,有人吃惊有人摇头,却大都带着暧昧促狭,但是善意的笑容。两个历史交叉,格外有喜感。
花街丞相……冉清桓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