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赦(4 / 5)
楚,让她免不了受些委屈。
但若遇上陛下那样的呢?
她都不敢设想那样的暗无天日。
温疏眉却没料到,爹娘人还未至,奏章先到。
腊月初三,父亲一封血书呈进宫中,痛陈谢无奸宦误国,历数其数条罪状。
如若放在从前,这样的奏章都落不到皇帝手中,谢无伸手就可挡下。可现下有了东厂,两方相互牵制,事情便不太好办,西厂当差的宦官们只得眼看着靖国公的血书被呈进建极殿。
约莫两刻之后,正在书房里给两个孩子写字帖的谢无拿到了血书的誊抄本。
温疏眉也在他身边,与他一起读完奏章,她脑子里都空了,面前原本放着的一碟梅子也再没心思去吃。
“我爹……”她看着那些严厉的措辞,急得几要哭出来,“我爹怎么这样呢!”
谢无笑一声,信手将奏本放到一边:“没事啊,关心则乱嘛,咱爹对你多好啊。”
“……”温疏眉冷不丁地被他这句“咱爹”噎住,眼泪憋回去,哭笑不得地推他,“你还说笑!这是血书!”
“血书怎么啦。”谢无摸了颗梅子丢进口中,“我一西厂督主,见的血书多了。”
然而,或是温衡盛名远播,亦或是天下苦权宦已久。这封血书一出,竟像一个引子,引得满朝文武纷纷效仿,参奏起西厂来。
短短三日之内,参谢无的本子便已逾百余,消息越传越广,又过几日,就连边关也有了风声。
西边关外的若溪镇,是一处复杂的小城。在过去的几百载里,此地时而归属朝廷,时而又归塞外小国。直至五年前,当今天子弑父杀兄夺得皇位,睿德太子旧臣不肯臣服,带着几万兵马占下此地,若溪镇便又有了新主。
在这几载里,若溪镇的居民还又多了些——有些被朝廷追查的官员、学子投奔过来,只得暂且住下。好在此地粮田尚可,牛羊水源也有,多养些人并不太难。
群臣参奏西厂的消息传开,镇子里的读书人就喧闹起来。提笔研墨奋笔疾书的有,饮酒怒骂一诉衷肠的也有。
镇子西侧一方小院里,安远之立在廊下望月不语,院门吱呀一响,有人进了门来。
“哥。”安辽之上前几步,脸上带着喜色,“听说了吗?老师回经了,还有西厂的事。”
“听说了。”安远之道。
安辽之又说:“老师如今又有了爵位,不论那昏君愿不愿听,他说话也总有了些分量。若兄长也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