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都市 >三万行情书 > 第44章

第44章(6 / 8)

“自由创作啊……”寥寥几十字的题目要求,她苦恼了三天,“写什么都行?那写什么合适?”

陆诚不给她放水,轻耸肩头,只说:“你想想节目主旨。”

节目的主旨,是通过比拼,选出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作者。

什么叫商业价值?在网络文学进入商业化之后,能迎合读者口味、能日更一万两万不疲软,都叫商业价值。

但在2015年i热大潮掀起之后,作者的商业价值又多了一种新的体现。

——能让写出的作品适合改编,是不容小觑的价值。

《文采风流》的k模式,是让作者分组进行讨论创作,写出小说,再让台里的特约演员去演。

特约演员们,这会儿已经在横店了。

最终呈现给观众的东西主要是两部分: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以及演员演出的成品。

这个思路看似简单,其实刁钻得很。

因为越是内行越明白,小说和剧本是截然不同的。一部小说被呈现到荧幕上,就算在原著粉看来很“原汁原味”,其实也要经过完整的剧本创作过程。

举个例子,小说里常会通过大 段的心理描述来向读者呈现人物内心,这样的效果在荧幕上固然可以用画外音来呈现,但画外音很容易导致出戏,这就会造成小说创作和剧本创作的思考角度不同。

在切入点和叙事顺序的问题上,二者也大相径庭。在小说里,回忆杀可以说来就来,插叙倒叙只要作者能驾驭得了,就随便作者怎么搞。可在剧本中,编剧就需要考虑拍摄难度和效果的问题,基本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

总而言之,直接拿着小说当剧本去拍,是难以做到的。

可陆诚非要这样搞。

不仅要直接照着小说拍,他还设计了嘉宾评分环节,即让嘉宾阅读原文,再与最后呈现的效果进行对比,从专业角度进行打分。

160 160 160 160 160如果呈现的荧幕效果好,但文本本身依小说标准评判不合格也不行。

160 160 160 160 19日早8:00,第一个环节开始录制。

节目的开端自然是介绍选手和嘉宾,另外就是选手分组。

为了让节目能有个开门红,这次的三位嘉宾是小有名气的制片人和一位影视学院的教授。在选手分完组进入讨论环节后,三位嘉宾会转悠到各组的房间,提一些建议。

谢青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