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3 / 6)
个当皇帝的能做得了主,他会让他们都活下来。可他做不了主,做主的是天命。
皇帝轻轻一叹:“朕若告诉你,其实朕早已拿定了主意,绝不会打开城门,你怎么想?”
“陛下?”谢迟微讶,“那您为何……”
“叫你们来议,只是想听听,你们有没有人能把这番道理说出来。”
谢迟脑中发蒙。
“方才提出打开城门迎接灾民、开仓放粮的,个个都是善人。但乱发善心,做的只会是恶事。只不过此事即便成了恶事,大多数人也看不明白,不会骂他们。”皇帝说着,轻笑了一声,“可皇帝不开仓放粮,一定会遭人唾骂。所以啊,总是做善人容易,做个好皇帝却难。”
从末一句话里,谢迟听出了显而易见的疲乏。他于是想请皇帝先行休息,皇帝望了望殿外,却说:“朕实在觉得闷得慌,你随朕出去走走。”
谢迟垂首应下,傅茂川赶忙去取了斗篷出来为皇帝披上。而后皇帝示意不必跟随,谢迟便独自与皇帝出了殿。腊月寒冷的夜风里,依稀弥漫着一股消沉的肃杀。
二人静静走了好一阵,谢迟终是劝了一句:“陛下放宽心。虽则洛安不能放粮,但其余多地都早已奉旨放粮了。臣觉得,总归是救了一些人的。”
皇帝摇了摇头:“放粮最多也不过五成。蝗灾越厉害,越是不敢多放。朕多想救那些人,可朕得盯着这天下,朕得防着有人造反、防着异族趁虚而入,朕不能让军队没有粮草。”
谢迟默然以对。他感觉到了皇帝的那种无可奈何,他心底也是差不多的感受。
他们都知道,自己所想的残忍的决定是对的,或者说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可因为过于残忍,谁也无法轻描淡写地接受。
“你能想得明白,这很好。”皇帝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头,“明日一早,朕会宣旨,治灾的事由你去办,另几人归你调遣。周围各郡县的粮草储备,会有官员调给你。”
皇帝饶是已饱经世事,这话说得也还是有些艰难:“待得腊月过去……”
待得腊月过去,灾民必定已经死了大半了。假若天再格外冷些,兴许会死七八成。
皇帝凝视着谢迟,长叹了口气:“到时从各地调粮救人,尽量多救一些。”
谢迟拱手一揖,想应一声“诺”,但喉咙里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几丈之外,就是三大殿中排在最前的含元殿了。
十几步外,谢逢懵住。
他是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