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7)
吏部,谢迟忙得不可开交。
时疫突发,谢迟虽然及时想到了应对方法,陛下也准奏了,但实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就拿让太医院在皇城外设置官衙以便出诊来说——这官衙里放多少人、如何轮值都是问题。
民间对太医院所知不多,常以为太医院只是给达官显贵问诊看病的,但其实太医院的职能远不止于此。太医院里汇聚了天下泰半名医,下设十一科,多半医者并不进宫瞧病,而是钻研病症、研究药方,再推向民间,另外还兼管医者的校考。
如此这般,太医院上上下下有六七百人,眼下谢迟说要临时设个官衙应对时疫容易,如何从六七百人里挑人呢?
一群太医在吏部争了一下午。
“我执掌眼科二十年,不是不想为朝廷出力,实在是时疫它和眼科没关系啊!”
“跟我们正骨的也不搭界啊……”
“君侯、两位世子,您看我们妇科是不是就别凑热闹了?”
嘁嘁喳喳,叽叽喳喳。谢迟沉默不言地听了半晌,觉得这么争执实在是瞎耽误工夫,不得不自己从争执中整理有用的部分,然后拍板道:“都别吵了。”
偌大的厅中唰然安静。
谢迟看着手里的册子,沉吟着说:“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伤寒科,是必不可免的,对吧?”
屋中众人都点头。谢迟环顾四周,见大方脉和伤寒科的医官已经在私下交流了,侧耳倾听,好像是在合计需要多少人手。
他又道:“方才院判大人说,针灸科、咽喉科多半也用得上,另外不知这回的时疫是否会引发痘疹,需要痘疹科也出人待命,是不是?”
坐在谢迟右手的太医院院判欠身:“正是。”
“令还需要生药库、典药局和惠民药局从中配合。”谢迟舒了口气,“那就请大方脉、小方脉和伤寒科的大人拟好员额名单交给我,针灸科、咽喉科、痘疹科的交予七世子,生药库、典药局以及惠民药局的,交给八世子。我们看过后酌情增减,再回给各位大人。”
方才争执不休的场面于是一下子清晰明了了起来,一众太医相互看看,各自起座应下:“诺。”
“惠民药局所需银钱也请各位大人尽快估出个数,我好上奏陛下,请朝廷拨款。”谢迟说着,神色沉了两分,“每有时疫,总是百姓最苦,这回要顾好百姓。辛苦各位大人了。”
——至此,最要紧的事项算是基本定了下来,可谢迟要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