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2 / 4)
家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救济灾民,言修是施粥,言昭华来了两天,发现这些人中有很多似乎都有些病症,第三天的时候,干脆就自己掏腰包,从京城里集结了二十多名大夫,以每日一百两诊金的价格,让他们在这里坐诊,给灾民看病,从开方子到抓药,全都由言昭华负担。
堰伯看了自家大小姐这样大的手笔,也是惊呆了,布衣施粥这种事情看着声势浩大,但其实用不了多少钱,但诊病配药就是个无底洞了,更何况,药钱先放在一边不说,单就每个大夫每日的出诊金就高达一百两,二十个大夫,一日下来就是两千两,十日一来就是两万两,再说那些药方开的药,虽说甚少有需要名贵药材的,可就算是甘草,黄莲这些最最普通的药材,每日也要消耗上百,甚至上千斤……
第五天的时候,堰伯见自家小姐还没有收手之意,凑过来问道:“大小姐,这药就一直这么送下去?”
言昭华坐在后方马车前晒太阳看书,听堰伯这么问,放下书回道:“不需要一直,我估计十天半个月就差不多了,药又不是饭,不需要每天吃啊。”
堰伯感觉自己眼角有点抽搐,这大小姐到底知道不知道这么做得花多少银子,可话还没出口,就听言昭华说道:“行了,你就别担心了,看病送药这事儿,银子全由我这儿出,我爹要求心安,我就让他把心都放到肚子里去。”
见堰伯还是一副操心的神情,言昭华挥挥手,说道:“行了,你去忙吧,我有数的。”
相比于谢薇留给她的嫁妆,这些才哪儿到哪儿啊。如今言昭华的手笔,就是连着送一两年,也是送的起的。
言修要在短时间内让她搏个好名声,光靠大家都做的施粥成效见微,还不如手笔大一点。而事实上,言昭华的做法的确有效,在看诊送药的第三天,就已经有人来到她车驾前不远处跪拜行礼,称呼也有所改变,大善人,观世音,女菩萨等等夸张的叫法让言昭华都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了。
又过了两天,言昭华要出门的时候,遇见了言昭宁,喊住了她,说道:“听说大姐这两日在城外施粥,能不能带我也去见识见识?我昨儿跟父亲提了,父亲也许了我的。”
言昭华看她梳洗结束,连帷帽都戴好了,一看就是早有准备,尽管心里不太愿意,但她既然和言修说了,言昭华也没有不带的道理,便点点头,没说什么,兀自上了马车。
言昭宁被怠慢,心里暗自冷笑一声,便戴上了帷帽,跟着言昭华上了马车,到了城外之后,言昭宁虽说不时用帕子挥舞着鼻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