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的马甲(2 / 5)
会有更好的女人出现取代白吟霜的。何况听说那荣亲王府的敏郡主也是不错的,虽然外界传闻挺少,但亲王家的孩子倒底是不差吧。
说来,这门亲事,其实也是硕亲王事后急中生智促成的吧。
为了圆那天的谎,硕亲王甚至是派人去查寻皓祯受伤的原因也不敢,就怕皇上会察觉出什么旮旯,只能打落牙和血吞,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硕亲王回府后,开始亲自监督皓祯的学业武艺。
那天发生这等丑事——殿前失仪,硕亲王知道乾隆是不可能将宠爱的兰公主指配给皓祯了,皓祯今生是做不成公主额附了,遂绝了这个愿头,打算另寻一门煌赫的门户与皓祯。
儿子大了,应该娶个妻子,安下心建功立业,少在处头惹事生非。
硕亲王岳礼是这么想的,不愿意一向让他引以为傲的皓祯变成小儿子皓祥和多隆那样不为人喜的纨绔子弟。
岳礼认为皓祯早已过了婚配年龄,早应该娶妻定性,专心致力于事业上了。便着人去收集京中一些亲王大臣家郡主格格的资料,打算从中挑选出名女子。后来,几多比较,终于看中了荣亲王家的一个和硕格格——嫡出的敏柔郡主。
荣亲王一系也算是爱新觉罗家子孙,是雍正朝时果亲王的子孙,虽然比不上真正的皇家血脉,但也是皇室的分支,比起平常亲王身份更高贵些,与硕亲王府也算是门当户对。
寻了个由头,硕亲王亲自进宫请求皇上指婚,乾隆思量之下觉得可行,去寻问了荣亲王的意见后,便亲自为完颜皓祯指婚了。
不久后,太监捧着乾隆的御笔朱批,驾临硕亲王府宣旨。
皇上亲自降旨指婚啊,那可是臣子天大的荣幸啊!
硕亲王府上下喜不自胜,为这消息忙得晕头转向,硕亲王也快乐到极点,连带被冷落了一个月的倩柔也面露喜色。
只有完颜皓祯,很平静的接了旨,整个人显得木木的,似乎不知所以然来。
可以说,完颜皓祯在全家的震动中,是最冷静的一个。他没有欢喜,也没有激动。皇上,指婚,荣亲王,敏郡主……这些名词离他都很遥远。从小,他就知道,自己的婚姻是父母的大事,不是自己的大事。所有王室子弟,都要有门当户对的婚姻,大清国注重血统,嫡出庶出,都有很大差别。他无权对自己的婚姻表示任何意风也不知道那敏郡主是美是丑。但,他就是无法兴奋起来、快乐起来,当阖府里又宴会又放鞭炮,乱成一团时,他却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觉,简直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