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2 / 8)
城老商贾裘家的。裘家家道中落,集体返归安城老家。这一片宅子急着出手,一般人却拿不出这个财力。琴侍找上门去,他们给了一个很合适的价位。琴侍手上有周云见给的特权,一次性便把银子给付清了。
琴侍一边把地契给周云见,一边介绍:“裘家本来是个大家族,老爷子光妾侍娶了二十几个。这二十几个妾室,又给他生了三十几个儿女。这个大宅子,光小院子就有五十几个。分别住着他的二十几个妾室,还有三十几个儿女。如果少爷觉得院子不够大,还有一个偌大的园子!可以把园子修一下,再建几个院子出来。不过属下觉得暂时用不着,这五十几个院子,够住上几百人了。少爷您打算收养多少孤儿?”
周云见没想到,竟真的能买到那么大的宅子。他满意的点着头,说道:“很好,非常不错。你去看过了吗?院子怎么样?”
琴侍答道:“院子好得很,干净整齐,甚至不用修缮,可以直接用。您说的孤儿的事,色侍前辈也去办了。她刚来晏京城的时候,就在两家大杂院里接济过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她说如果教主真的打算收养人间,便把人都给接过去。”
周云见点头,说道:“嗯,光接过去不行。老人们,给他们找些手工之类的营生。孩子们,找两个先生,办个义塾。他们在外面流浪这些年,肯定会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性,让先生多多教导。好教养的,习文。如果有那种顽劣的,交给你爹,让你爹教他们习武。”
琴侍:……
他忍不住为那些小孩儿捏了把汗,不论怎样顽劣的孩子,到了他爹手里,恐怕都得给他老老实实做人。犹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算了,往事不堪回首。
下午周云见总算下了床,他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刚刚买下的那个大宅子。便让元宝备了马车,垫了厚厚的棉被,准备出宫去看看。
好在那个地方不远,就在城东,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一见那高门阔院儿,周云见便十分满意。但领养孤儿,不宜用这样的高门头。便吩咐琴侍:“把这个大门拆了吧!建成简易的山门样式,上面挂上普通的牌匾,就叫清云慈善中心。再招一些工人过来,总得有人打理这个宅院。”
琴侍想了想,说道:“教主,与其招工,倒不如去人市买些过来。这些年连年灾祸,人口便宜。买下来,便能为我们自己所用。教主如果心善,可以在他们做满多少年后,发还他们的身契。这样,比外头雇佣来的,要靠谱些。”
周云见觉得琴侍说的有道理,毕竟在古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