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重生架空 >大唐探幽录 > 面君面圣

面君面圣(1 / 8)

含元殿中,狄仁杰道:“蓝大人发病之时,并非是真正的蓝名焕,而是圣后手中这篇文字的主人——张蕴古。”

武后自然知道张蕴古乃是何人,张蕴古的生平起落,她甚至……比其他世人知道的更清楚一些。

——张蕴古,太宗朝大臣,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初,张蕴古上《大宝箴》一篇,文辞辛辣而鞭辟入里,太宗见之身为称赏,后出任大理寺丞。

这样一位朝臣,本前途大好,却因为一件事情而导致仕途中止,性命亦毁于一旦。

张蕴古为大理丞的时候,有河内人名唤李好德,身患风疾。

发病之时就如今日的蓝名焕病症相似,会说出许多耸人听闻甚至大逆不道的狂语。

当时李好德被拿入大理寺,张蕴古身为主审官员,深知李好德所患病症,按照当时《唐律》,癫狂之症不会入罪,故而张蕴古胸有成竹,大意之下,甚至跟李好德透露了他不会被判刑之事。

不料这一大意,却招来杀身之祸。

当时的监察御史权万纪得知此事后,认为张蕴古跟李好德私交甚厚,所以才刻意包庇此人,所以竟向太宗告发此情。

太宗李世民得知后,大怒,叫人拿下张蕴古,当即推出东市斩首。

当时还有大臣想要为张蕴古求情,太宗却在气头上,竟下令说若有求情者,就跟张蕴古同罪!因此群臣都不敢再进言。

张蕴古就如此不由分说地被处决了。

但在此事之后,太宗怒气消散,又查明李好德的确是有“狂症”的,竟是错杀了张蕴古,太宗追悔莫及,却已经无济于事了。

就因为错斩了刑官,太宗自警,便约束了以后的死刑执行法度,实行处刑之前“五复奏”的制度,用意是让刑官们在批死的时候谨慎再谨慎。

这份用意自然是好的。

但虽然太宗一力想要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并且制定了看似更加严格的死刑复审之律,可因为皇帝一怒杀除刑官而引发的后患,却是太宗始料未及的。

因为有张蕴古这“前车之鉴”,此后,那些主审刑案的官员们,因为怕“重蹈覆辙”,所以在审案的时候,尽量地严苛行事,这就让那些原本罪罚轻的人、甚至无罪之人统统入罪,在张蕴古之事后,死刑的处决名单一度比之前数年高出几倍!

是以这也算是太宗李世民当政之时的一处不太为人留意的污点了。

狄仁杰跟阿弦说罢,牛公公在旁,已然呆若木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