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3 / 7)
最终又安静下来。
秦氏借着来“劝架”的由头探虚实,却只听连婆子哭唧唧地说了句:“真是养大儿子不容娘。”
秦氏又问,连婆子大概是太伤心了,便说了实情,原来凤玄来后,同两个说:有宝嫃在,就有他在,宝嫃若是不当他娘子,那这世上就再没他这个人。
凤玄的原话大概并非如此,连婆子有些添油加醋地,可是也不差多少。
两个老东西一听这个,又知道“自己儿子”的性子,再怎么想闹,也不敢再闹。
何况他们又知道,连东山的贼人都被“儿子”带着捕快给剿灭了……这么能干的儿,可是得罪不得。
且就在那消息传开之后,村里村外,不知多少人见了他们两个老人都“热情”有加地,连村长族长见了他们都很是敬重,这一切可都是瞧在“他们儿子”的面儿上。
再怎么也不能跟儿子撕破脸……两人只好认命,只求神拜佛,希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够反省过来……别贪恋着宝嫃那“小妖精”了。
但他们背地骂宝嫃虽然骂的欢,可是宝嫃对他们却是没话说,偶尔改善个生活什么的,都会记得给他们送点好吃的……
两个老东西吃惯了宝嫃做得,当然照收不误,比如今天,虽然嘴里不服地骂着,中午吃上了热腾腾香喷喷地饺子,连老头心满意足,也不骂人了,看天色好,就哼着小曲儿拍着肚皮出去转悠了。
且说宝嫃回到家里,先把灶膛内点了火,将水烧开,就等凤玄回来好下饺子吃。
见他还没回来,就去又剥了蒜瓣,把蒜捣好了,如此万事俱备,凤玄却还是没回来。
宝嫃望眼欲穿地,就出了门,不敢远走,只站在门口上左右张望。
你道是凤玄因为什么还没回家呢?原来是县衙之中,来了一位大人物,不是别人,却正是知府大人廖仲吉。
廖仲吉的来到,并非是突然而至的。在此之前,府衙同赵瑜曾有过许多次文书往来,其中两次,涉及两边的案犯交接。
按照府衙的要求,是让县衙这边派出捕头,押解着犯人前去府衙。
然而一连两次,“正牌”捕头却从未出现过,头一次来到的,是差人李明,领着几个捕快。
廖仲吉没见到人,以为是赵瑜大意,便又借口传了一次,没想到再来,仍旧是李明。
廖仲吉这才觉得不对,把李明亲自问了一番,才知道李明已经是乐阳县名义上的捕头大人了。
廖仲吉也算是有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