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治河能人(3 / 4)
当个有品级的主簿或县丞。
而他进府衙的第一年就遇到了黄河水患,整个府城都被淹了,他们家世代皆是河中府人,亲朋故旧无数,那些死的人中有许多都是他的亲朋。
即便不是亲朋,看着每日去上衙都路过的烧饼摊,猪肉摊的老板变成了被泡发的尸体,日常在街角卖菜的阿婆被洪水冲上了屋顶,被搬下来时整个身体软成一团,已经不成了样子……
还有那些总会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叫大哥哥,伸手讨糖吃的小孩变得冰冷,栗丰便忍不住想要做些什么。
然而他能做的有限,日思夜想,每日查阅资料研究,又利用职务之便调查,他从十二年前开始动笔,列了无数种方案,也在每年的黄河治理中一点一点的证实或推翻自己的观点,总算在去年小有所成。
他没想过考进士的,只想把东西交给上官,由他递送工部。
但是,东西才递上去就被打下来了,就连文书的位置都差点没保住。
哦,或许已经保不住了,因为他从去年开始便被停职了,没办法,他只能考过州试,跑到京城来参加进士考。
河中府的教育不好,州试他还能勉强过,但进士考……
除非他行卷出彩,朝中有人保他,不然今年他是别想了。
不过现在栗丰却觉得考不中进士也没什么,林郡主懂他啊,她懂行,那他这本治水的书或许就有了出头之日,那他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就算不考进士也没什么。
栗丰这么一想更加兴奋起来,他已经不满足说了,他还和林清婉要了一副笔墨,直接给她画起河图来,道:“郡主,我与您说,我预想的是在这里铸造堤坝,我们不用埽,用石砖来砌……”
林清婉走到他身边认真的听他说,钟如英站在一旁目瞪口呆,看看林清婉,又看看栗丰,忍不住摇了摇头回座位上坐下喝茶到等待。
林清婉不懂治河工程,但她跟导师做过历史人物的研究,当年导师有个关于清朝皇帝康熙的研究课题,当时她很欣慰的一位大臣便是靳辅,这位有名的汉臣是治水能臣,论起治河的能力及功效,他可是远超明时的治河能臣潘季驯。
而清朝另一位治河能臣陈潢是他的助手,现在栗丰提出来的治河观点简直是那俩人的集合。
而后世无数的经验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且很有前瞻性,只不过一个观点与康熙的相悖,一个则是不被重视。
可不管怎么说,后世的确从他们的观点出发发展出了更好治理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