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6)
程晋仑愿意坦诚交待之后,宫令箴派了一个人专门记录他交待的事情,而他和郑春林也站在一旁旁听。
等程晋仑交待完毕,两人走出地牢。
忍不住,郑春林频频打量了宫令箴好几眼。
“你适合大理寺。”
太明察秋毫了,这是郑春林在地牢里全程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
那一日,在听闻了妻子身故的意外打击之下,他还能注意到程晋仑这小小的不对劲,真是妖孽。
郑春林都不知该说他心智过人还是自我控制能力强。
那日之后,他几天没出现了。
他和雍王还以为他会一蹶不振呢,哪知道人家是在家里颓废了几天,但也暗戳戳地做了一些事。
宫令箴淡笑不语。
郑春林突然想到今年京城稻谷丰收以及各种新气象,还有他做了四年的天子近臣,蓦然意识到自己这话片面了,他是个全才啊。
莫怪乎皇上如此宠信宫令箴,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察觉宫令箴情绪不高,再思及他妻子的事,郑春林自觉地转移话题,说起了正事来。
“有了这些,咱们也算师出有名了。”说这话时,郑春林狠狠地松了口气。
程晋仑吐露的这些证据,完全能够证明凉王想反出大梁的野心。不仅皇上师出有名,宫令箴也能洗脱诬陷皇族以及排除异己的嫌疑。
当初他接到圣旨,得知宫令箴没有拿到凉王欲反的证据就秘密上报皇上时,郑春林就觉得他疯了。
但后来他设身处地地想了一想,就明白了宫令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这样做纵然冒险,但至少将主动权握在手里,能有几分生机。
如果慢慢收集证据再上报,一来太耗时间了,二来容易打草惊蛇,消息有可能都出不了凉州。
特别是他来到凉州之后,更能明白他为何会做出前一种决定,形势迫人啊。
“接下来,咱们分头行事吧?”
“好!”
京城
此时的京城,已是严冬时分,大雪茫茫。
泰昌五年,对京城的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好年。
宫令箴虽然远扑凉州上任,但他先前撒的种子都开花结果了。
老百姓们都觉得这一年,皇帝和百官励精图治,做了几件好事。
先是新式插秧种植法在京城的推广,秋季时稻谷丰收。以及各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种植方式的推广,如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