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种稻养鱼(2 / 4)
回屋里拿了二三两碎银子便出发了。
罗云初看着干劲十足的二郎风风火火地跑去办事了,笑了笑,扶着肚子回屋。到里屋看了两个娃儿一回,发现他们还在午睡。罗云初也觉得有点春困,打了个哈欠,回头将大门关好就爬上床午睡去了。
二郎颠颠地跑到县里,找了阿德帮忙,很快便联系了两三个鱼贩子,谈好了价钱又订了契约,约定一个月后将鱼苗送到古沙村后,二郎就爽快地付了订金。办完事后,他觉得时间尚早,便溜到县衙里看了老三一回,将自家的情况和老三提提,自然也提到了今年的计划。
老三是个敏锐的人,自然看得出来他二哥家折腾的这个稻田养鱼和棉花的意义。他顿时觉得热血沸腾,若真如他二嫂所说的那样,这稻田养鱼在青河县推广开来的话,将给青河县带来多大的好处哇。如果现在开始干,到了后年,技术肯定成熟了,上缴的赋税极有可能上一个等级啊,这一件件一庄庄的都是政绩啊。
老三忙放下公务,跟着二郎回了一趟娘家,向他二嫂问起了详细的养殖步骤。罗云初皱了皱眉,看了老三一眼,见他一脸兴奋的样子,知道现在她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待他去碰碰壁后自己再劝吧。当下也不藏私,把稻田养鱼的步骤说了出来,只不过棉花种植这项,她还隐瞒了一个增产的关键地方,那个地方也是她最近才想起来的,她决定看看老三接下来做出的情况再说。其实她也盼着老三的推广能成功,她心里有个计划,不过现在说还太早。
老三得了法子后,连晚饭也不吃,回去招集信得过的属下商议去了。
水田本来就比旱田高产两斗米,若伺候得好了,每亩高产三斗也是极有可能的。他们家近两百亩地,要用到的肥料着实有点多,自家是供应不足的。施基肥又是尤为紧要的一环,轻忽不得。而且现在可没有化肥这种东西,除了和别人买肥料,没别的办法了。遂二郎放出话来要收一些当肥料,价钱也说好了,若是已经用草木灰混好的粪便是一文钱两斤,若是粪坑里的粪水,一桶三文钱。
二郎他们的做法惹来村中众人的围观,听说过买瓜买豆的,再不济也有人买稻草的,他们还真没听过,连粪水都要买的。他们都是种地的老把式了,自然知道垫底肥(基肥)的重要。但宋家和他们不一样啊,都是地主了,把地租出去当甩手掌柜便成了呗。他们这的周地主就是这样,哪像他们事事亲力亲为。
草木灰混着猪粪的倒没多少人肯卖,毕竟他们开垦出的荒地也是需要肥的。山地较远,用这种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