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4)
地听着。也就是说,他们人均十二亩地。那些土地她去看了,肥力还可以的。也看了往年的资料,亩产量很低,仅有两三百斤。这是指年景好风调雨顺的时候的收成,若是遇上旱灾水灾早灾的,产量减半或者颗粒无收。
“我建议,咱们军屯的田地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田,这个约占总田亩的三分之二,一部分为私田,私田以佃种的方式放手给屯民耕种。另外,我们可以制定,作为军屯的屯民,一个月必须出够二十个工,其余的时间,愿意出工就出,不愿意就不出。”
“我觉得姚主薄这个建议很好。因为近来有有人询问我能不能和军屯买些田地。”郭怀说道。
“他们还有买地的钱?”朱永年神色古怪地问。
“别小看了人,别看人家衣衫褴褛的,指不定人手里就捏着重宝。”而且,现在没有买地的钱,不代表以后没有啊。买田置产,几乎是老百姓骨子里的深切热爱,如今他们很多人都即将分到了自己的房子,目光当然就落到田地上头了。
“田地是军屯的共有财产,不会出售,但可以佃来耕种。”
“所以我说姚主薄的建议很好嘛。”
姚春暖心中屯民的耕地最理想的结构是公田、私田、新开垦的荒田。
无数的经验证明,人都有私心,吃大锅饭是没有前途的,积极性会变差,所以她弄了工分出来约束他们,又弄了兑换楼出来,让他们干公田的活时,用心一点。
但是光有公田是不够的,这些军属成为屯民,又不是奴隶,强制性让人家天天干活,久了,会引发暴动的。所以,是不是得定期给他们放假?但这一放假,时间不就浪费了么?索性,给他们弄点私田。有了空闲时间,就会想着为自己家干活了。如果还有精力,就去开荒,军屯是鼓励开荒的。
但姚春暖觉得,今年这批军属屯民对开荒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因为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人均差不多得耕种十一二亩地了,哪还有精力去开荒啊。果然还是招进来的人少了。
于宸回过味来了,姚春暖这样子弄,真的是最大程度地压榨这些屯民的劳动力啊。想要工分,得努力干活,自家佃了地,想要粮食,那他们能怎么办?只能挤着时间更卖力地干活了。她这真的是将屯民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他们正商量着呢,就有小兵来报,“伊春大营来人了,说要面见大将军。”
众人面面相觑,怎么说登门就登门了呢?“有说什么事吗?”
“说是要来明确一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