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章 自己的事业(四更)(2 / 3)
要想个人在股票上得到最大的收益大概必须等到九二年以后,最让顾晓青记忆深刻的就是记得当时一个在自己的一个雇主家里做客的上海人描述他买的股票豫园商城,从发行价的每股八百元最后竟然一直涨到了一万零伍佰。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当然九二年的八月也是一个分水岭。这之后的股市会因为深证股票市场的动荡差一点关门。
所以顾晓青就是在等待这次的机会,今年的上海股票交易市场的开业。意味着顾晓青可以提前买到自己想要的股票,只要这一只股票自己放个一年多,就是多少倍的收入啊。
呵呵,当然这就是金手指。
顾晓青对于其他的不了解。但是豫园商城可是没办法忘记这个名字。
太记忆深刻了。
所以顾晓青现在还是没办法做什么,只有等待。
现在不过九零年的年初,离着年底的还有*个月呢。
这中间。顾晓青不想错过一些东西,想着起码自己要有点零花钱的奔头。
于是就在学校的周围开始琢磨。
大学校园和其他的学生不一样。大学生无论本地外地的都已经被家里人当做了成年人的对待,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费方面还是尽力满足,不会太过于苛刻的。
当然也就是这样很多人的手里都有一些闲钱,对于吃吃喝喝的东西,眼光也不一样。
所以顾晓青就是看重这些消费群体。
这会儿要是在校门口弄个奶茶店什么的,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顾晓青相信后世那么多的孩子趋之若鹜的珍珠奶茶就不相信这些大城市的学生能够抵抗。
当然要是再加上一些小吃的,什么炸鸡柳,炸薯条的话,应该是不错的一门小生意。
起码在没有在股票上有大的发展的时候,这种生意风险更小,更适合顾晓青。
顾晓青还想着做一些生意赚旅游的经费呢。
不能老是想着动用老本啊。
至于开业之后的打理问题,顾晓青早就想好了,大学生里外地农村的大学生很多,这会儿还没有勤工俭学一说,很多山村出来的穷困的大学生,都是绞尽脑汁的想要找到一个挣钱的办法,好给自己弄来生活费和学费。
那会的人们有很多一个大学生是倾家荡产送来上学的,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很多人每天节衣缩食的就是为了能够读下去。
所以顾晓青对于员工的招聘很不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