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5 / 11)
夜色中格外闪亮,言忱穿着白色的羽绒服,背着吉他从车站往前走。
太久没回来,火车站附近的建筑物早已换了面貌,她站在空荡寂静的车站外,不少拉夜车的司机操着一口流利的北望普通话问:“姑娘去哪儿啊?吊子街老城区都去。”
言忱站在那儿吸了吸鼻子,在有人过来询问时抬手把帽檐又往下压了压。
帽檐上的雪花沾了她满手,带着凄清的凉意。
隔了好一会儿才在她冰冷的手心里融化,她低咳了声,刻意变了声线,试图用很多年没用的北望方言交流,“格子街的旧工厂,去吗?”
司机师傅愣怔了会儿,“你说老城区?”
言忱不知道什么老城区,她那会儿在的时候北望还不这么喊,于是又描述地详细了些,“格子街72号的那个罐头厂,南边是徐福乐大超市。”
“你说那儿啊。”司机师傅笑着说:“你这多久没回来了?徐福乐早就倒闭了,那边盖了综合性商场。”
言忱点头:“是很多年了。”随后又问:“旧工厂呢?还在吗?”
“在。”司机师傅转手去帮她拎吉他,言忱却说:“我自己来。”
“上车吧,我送你过去。”司机师傅一边往车里走一边问:“这大晚上的你去那儿做什么啊?那边几条街都快拆了,现在政丨府在批那块地,批下来就要推了盖新楼。”
言忱坐在车后排,把车窗开了一半,雪花顺着风的方向落在她的白色羽绒服上,声音愈发低,“那边有个亲戚。”
司机师傅开车以后和她闲聊了起来,问她在哪里工作,离开北望几年了,知道她七年没回来,经过一个地方就要给她介绍一下。
这几年北望的变化极大。
因为离北城近,北城发展的时候捎上了北望,不过几年,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路边的所有大型建筑物,言忱几乎都不认识。
只有拐过马蹄街的时候,她看到了北望一中。
一中对面的那条小吃街早已不知所踪,倒是旁边全都盖起了苍蝇小馆,这会儿在夜里闪着各色各样的光。
一中门口的大石头还在,上边仍旧是初代校长题的字:北望一中。
下边那一行小字已经磨得看不见,言忱还记得,原来那上边写着:今朝你以一中为荣,明日一中以你为荣。
一中的校门倒是有些破落了,一点儿气势也没。
司机师傅见她看得出神,笑着介绍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