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番外三(1 / 4)
纪雨宁原本担心娇娇儿受不住旅途辛苦, 哪知这猴崽子皮实得很,随行的两名乳娘一路上吐得七荤八素,娇娇儿还兴奋地扒着窗户往外看呢。
纪雨宁很不能相信儿子随了她的脾性,她小时候可是文文静静的, 比兔子还乖, 一定是他老子造的孽。
楚珩不动声色地往身侧瞟了眼, 想起自己初见纪雨宁的时候,那样活泼明艳,跟安静半点搭不上边——当然现在的她完全不会承认就是了。
越往南走, 纪雨宁的思乡之情愈烈, 都说故土难离,她在京中过了有八-九年了, 每每回想起还是做姑娘时、梳两条丫髻走街串巷的日子——当然现在是不行, 尽管微服出巡,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纪雨宁仍规规矩矩梳着妇人头, 做端正打扮,有板有眼。
楚珩几番想劝她改个样子, 纪雨宁总是不听, 觉得有失身份, 拖家带口的人还学小姑娘装嫩, 不怕笑掉大牙。
甫一入扬州,石太后才歇了两宿,便抖擞精神去了高旻寺,据传是禅宗坐香道场, 没有比这个更适合礼佛的了。石太后本就心虔,加之出了石家的事, 愈发怀疑是否祖上积下什么冤孽,引来小鬼缠身,她帮不了石家,便只有向菩萨祝祷,好歹给石家多些庇护,别让一干子弟冻饿而死。
纪雨宁觉得石太后是个很单纯的人,她的思维是直线式的,因此很难用善恶做区隔,但无论如何,石太后的心愿也不过小小一点,纪雨宁跟皇帝也得成全——不能助石家恢复昔日的辉煌,帮着诵两遍经还是足够的。
不过楚珩自来了扬州便有些心猿意马,坐蒲团上也看不出多少诚意,倒是不住地拿眼去瞟纪雨宁,仿佛暗自比较她跟庙里的观音像哪一个更符合仙人的想像。
纪雨宁恨不得拿块布把他眼睛蒙起来,哪有这么参拜的?连累她倒被佛祖怪罪。
石太后向来气度宽宏,在外更得顾着儿子媳妇的脸面,因此并未申斥,只和颜悦色地让他们自去作耍——这便是逐客的意思了。
至于石太后自己,还得沐浴焚香,吃半个月的长斋,她老人家干脆就住在寺里,省得那对小夫妻碍事,偌大年纪还跟顽童似的。
从高旻寺出来,纪雨宁忍不住埋怨,“都怪你,香也没点着,这一趟岂非白来?”
楚珩倒是乐呵呵的,“成日听那些高僧讲经有什么趣儿?你若喜欢,改天我请他们来宫里,随便你听个够,如今且忙要紧事。”
纪雨宁想起皇帝此行原为扫墓,便不再言语。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