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番外一(1 / 5)
帝后合婚乃大喜, 论理是该越隆重越好的,皇帝的意思也是如此。且刚平定诸藩王之乱,可不得有所表示,以定民心。
纪雨宁秉性不甚喜欢热闹, 可她很清楚皇帝脾气, 若潦草敷衍过去, 必不会善罢甘休——且楚珩原就耿耿于怀失去的那六年,虽是二婚,务必要比头婚还风光, 这才合他的心意。
纪雨宁自是体谅他的, 但皇帝这回却打错主意,宫里就这么点人, 想热闹也得热闹得起来, 且皇帝刚才削了一波宗室,这会子又乘兴请他们来喝喜酒,不知道, 还以为皇帝存心给他们难堪呢。
要说楚珩实在是个“慈悲为怀”,哪怕兄弟们不尊先帝遗命, 犯上作乱, 他也依旧宽以待之, 只将几个罪魁圈禁了事, 并未祸延家人。非但如此,他还额外开恩,颁下一道诏书,规定从此封地王爵, 不但嫡长子可继承,凡同脉所出之血亲, 皆有权获得一块应属于他的封地,因此罪犯的家属不但不怨恨,反而感恩备至。
纪雨宁原本不解皇帝为何如何宽纵,直到听楚珏讲解了一番,方才明白其中关窍,所谓“推恩”推的可不是恩,封地就那么点大,人越多,所分的可是越来越少的。如此一来,皇帝不费一兵一卒就消解了诸藩王的势力,还笼络了民心——往后诸侯王忙于内耗,要对付他们自然也就更容易了。
因了这道“喜出望外”的恩旨,子弟们自然得前来道贺。
难怪皇帝有恃无恐。
纪雨宁却笑道:“我若是他们,必不肯来。”
毕竟不是人人都看得懂里头关窍,这天上掉馅饼的事,谁知道是喜是忧,万一皇帝想将他们一网打尽可怎么好?他们若是称病,纪雨宁也不好强邀他们过来。
然而皇帝打定主意要办个普天最盛的婚礼,既然宗室子弟还不够,他干脆又传下一道口谕,请京中百姓都来宫里作客,若晚了没赶上的,也能分得一盅美酒——宫中的酒自然都是上乘佳品。
消息一出,京中顿时鼎沸。起先还有人疑疑惑惑,觉得流言是诓人的,皇帝怎能大方至此,这得把整个酒窖都搬空了吧?然而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等那人喝得醉醺醺的出来,满面红光,众人方知消息不错,于是一窝蜂地涌去,唯恐慢了就轮不到了。
纪家夫妇自然也得了请帖,因忙着置衣略晚了些,哪知一来就见到这副喧腾景象,跟下饺子似的,差点堵在门口进不去!
好在小黄门认出他俩,急忙放行。穆氏一面整理崭新裙摆,一面噜噜苏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