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1 / 4)
梁朝的县制是这般安排的, 除了一县之长——县令之外,另外设几个副手,按县大小, 人数并不固定。
例如盂县, 不算是个大县, 因此只有县丞和主簿各一名,另外还有掌管一县监察狱囚的典史,以及分管其他事务的小吏。
但那些小吏连正经官职也无,家眷自然也没机会来拜见县令夫人。就连昨日的孙卢,也不是占了巧, 刚好县丞和主簿都不在, 能出来说说情况的, 也只有孙卢这个捕头。
不然, 他还真没机会入县衙后院,也不怪他那般受宠若惊了。
因此,真正有这个机会来赴宴的,也就只有县丞和主簿的夫人了。
主簿家的杜夫人来得及早, 几乎是比着帖子的时间来的, 分毫不差。
玉腰把人迎进来,杜夫人上来便福福身子道, “见过覃夫人。我家那位是县里的主簿。”
他们初到盂县, 自然是与人为善的好,更何况杜夫人也这般恭敬,蓁蓁也忙道, “杜夫人,快快别多礼了,我们初到盂县,还要请您多多关照呢。”
杜夫人顺势起身,在侧座坐下,笑着道,“说什么关照,您要是有什么吩咐,尽管同我开口就是。我之前就听我家那位说,新来的县令大人是极年少有为的,昨日孙捕头来送帖子,可把我家那位高兴坏了,直说昨日不该请假的。今日一见您,我即便是没见过县令大人,也知道大人必是人中龙凤般的人物,都说郎才女貌,我瞧这话是不会有错的。”
杜夫人说话风趣,看得出是个惯常交际的人物,为人处世都极为圆滑,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不舒服。
蓁蓁同她说话也不累,两人又聊了聊时下最时兴的花样子。不聊不知道,一聊起来才知道,杜夫人于刺绣一途颇有造诣,年轻时候还绣过一副百鸟朝凤图,叫出了千两的价。
在盂县,千两的价,算是一大笔银钱了。不过,也不是本地人买的,而是外地商人途径此地偶然瞧见的。
真要在盂县卖,那可卖不出这个价。
说到这个,杜夫人不免有些遗憾道,“咱们盂县绣娘的手艺很不错,可就是卖不出价。渐渐的,大人们都不乐意送闺女去学刺绣了。就连桑神庙,也就那么荒了。”
她说着说着,才发现自己扯远了,在县令夫人面前抱怨这些,好像在给对方出难题一样,忙不好意思道,“您看我,说这些做什么。咱们妇道人家,也管不了那么许多,顾好自己的小家就是了。”
蓁蓁倒是不在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