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4 / 8)
司衙门将这些人逐走。而冲击当地蕃司衙门就是这道政令被颁布出来后,那些佛朗机人对此的反击了。
不过并不是由他们的人出面动手,而是勾结了一群海盗。
只是这种欲擒故纵的鬼把戏怎么可能骗到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朝臣们。且不提这些朝廷命官因为自身利益如何置于江山社稷为不顾,这些人有这么一点好那就是,甭管自己人怎么内斗,你外面的人来就是不行。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虽是强汉之时的宣言,但相对执行彻底的还属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胆敢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即使打输了,也从来不认怂。
而大昌承继明朝的骨髓精华,自然将这些也东西流传了下来。
所以毋庸置疑的,这些夷人必须要打。
可怎么打?要知道打仗可是要银子的,更何况是最砸银子的海战。大昌为何会压缩海岸线,将大量船舰召回,就是因为每年砸到水师的银子太过骇人,而同时又没有海上贸易的商税平复支出。再加上有别有居心的朝廷官员从中干涉,就演变到了这种恶性循环的境地。
这时反战派就跳出来了,一面拿着大量军费说事,一面又说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实在不用大动干戈。前朝之时为了禁止这群夷人的生乱,朝廷施行的就是‘片板不得入海’等一系列禁海政策。禁到这些夷人觉得无利可图,他们自然会退去。
只可惜惠帝可不是前朝的皇帝,众观前朝史书,禁海之事停停歇歇,显而易见不禁要比禁的好,最起码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
对于丧失海权这些远超过惠帝眼界的东西,他并不能看到,他只知道朝廷要想有钱,海禁必须开。
不用等惠帝说话,就有主战派站出来了。
话不用多说,只说一句,我大昌的颜面何在?!
提起这茬,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泱泱大国被一小群夷人挑衅,那就是贻笑大方的事儿。
所以还是得打。
于是话题又回到之前,怎么打?如何打?派谁去打?
因为沿海一带寇患肆掠一事,再加上这次的濠镜蕃司衙门被冲击,福建水师提督莫大海已被撤职,如今紧要之事当得选出一人来顶替这个位置。提到这茬,又有无数官员跳了出来,这福建水师提督虽是目前所有一品大员中最鸡肋的位置,但有战就有钱,且有兵权,再加上走私贸易是在福建水师的眼皮子低下,自然容不得落入别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