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4)
片子看多了总是会烦,为了维持庆丰班的生计,秦凤楼这个做老板的,无奈只能亲自下场操刀。
这是秦明月从原主记忆中得知的。据悉,秦凤楼写过许多戏本子,反响还算不错,就是因为他能层出不穷的拿出新戏,用来博个彩头儿,当年秦默然死后,那会儿秦海生还没有出师,庆丰班才能度过中间那段艰难的岁月。
而这秦凤楼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当初带着一众老弱妇孺,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就去乡下各处去搭草台子。因为乡下人审美与城里人不同,大多偏向粗俗,甚至让一些文人雅士来看,乡下人喜欢看的戏俱是些不堪入目的。可秦凤楼却适应良好,用现代这会儿的话来说,能登大雅之堂,也能迎合低俗市场。
连着翻了几个大哥以前写的戏本子,秦明月心情有些诡异望了他一眼。
而秦凤楼面色酡红,脸上带着一种莫名的羞耻感,他极力忍着不把东西从小妹手里夺下来,掩饰地说道:“小妹,你看这些做什么,你以前不是不喜欢这些东西?”
好吧,确实如此。
以前的秦明月怎么说吧,有一点清高,这点清高不是说别的,大抵是从小受秦默然的熏陶,她天生有一种固执的认知,那就是他们的身份是低贱的,但戏却是高雅甚至文艺的。所以以前秦明月特别不能理解她大哥为什么要投其所好写一些低俗的故事,让戏班里人去演了给乡下人看。
到底秦明月是个懂事的小姑娘,虽心中不敢苟同,但她知道大哥都是为了维持戏班生计,不指责也不评判,只是从来对这些不太热衷。
而这所谓低俗的,不过是乡下人都喜欢看的热闹,例如寡妇偷汉,大姑娘偷摸和人淫奔,乃至于各种家长里短,如兄弟几个分家产不均,以至于大打出手,老子偏向某一个儿子,刻薄其他儿子,又或是当婆婆的亏待儿媳妇,哪知儿媳妇是个有大来历的,最后儿媳妇一朝得势婆婆跪舔这类狗血且粗鄙的故事。
也确实粗鄙,因为时下流行的是花前月下,才子佳人,锦绣良缘,或者是一些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折子戏。
例如某个贫寒书生,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一次偶然机会碰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两人互相爱慕,可惜总有一个人会做那打散鸳鸯的恶人。两人因此不得不别离,书生回家发奋图强,刻苦读书,终于一朝成了天子门生。
而小姐要么是被家里强嫁出去,要么是抵死不嫁,若是强嫁出去,那夫家必然是个恶棍,小姐受尽了屈辱和折磨。而若是抵死不嫁,小姐也必定被家人